“周一秋韵小区《暑期安全课》,周三回访帮教对象,周五乡亲之家《亲子沟通课》……”每到周末,章建国便会在他的笔记本上记录一周工作心得,并安排好下周的“梧桐树计划”。在他的笔记本扉页,写着:“法治教育不是洪水漫灌,而是滴水穿石。”
近年来,浙江桐乡公安创新构建未成年人帮教新生态,章建国是浙江省桐乡市公安局梧桐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当所里酝酿“梧桐树计划”时,他第一个报名担任法治副校长。刚接手这项工作时,一组数据让他触目惊心:辖区流动人口占比超50%,新居民未成年人达8691人,其中213名涉案未成年人反复陷入“抓了放、放了抓”的恶性循环,砸车窗、撬店铺等未成年人案件占盗窃发案总数的27%。这些案件涉案价值虽小,但社会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
担任法治副校长后,章建国深入校园,看到了孩子们成长中的“隐秘角落”。“部分新居民家长忙于生计,疏于沟通,或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加剧了亲子矛盾。长此以往,行为出现偏差。”他知道,这些孩子本质不坏,缺的是引导与关爱。“抓人不是终点,救人才是开始。”章建国从打击犯罪的“后方”,走到了守护未来的“前沿”。
2018年3月,“梧桐树计划”正式推出,创新构建“党委政府+公安机关+关工委+社会各界”的“1+1+1+N”联动帮教模式,由6名资深教育工作者和3名派出所主要领导组成的“护苗讲师团”中,既有退休校长、关工委老干部,还邀请了凡星青少年社工事务所、满天星公益服务中心等加入。同时,定期在4个“乡亲之家未成年人工作室”开设成长系列课堂,通过生动案例学习,化解学生学习焦虑、交往困惑。
为将刚性执法转化为柔性护航,章建国和讲师团一起,独创了“接收-诊疗-记录-复诊-巩固”五步疗法:从首堂课的“双师”(民警+讲师)把脉问诊,到个性化《帮教笔记》记录成长;从“星梦课堂”心理辅导到职业技能培训,每个环节都把好关。
17岁的小林(化名)曾是让民警揪心的“三进宫”少年。当他第四次因偷窃电动车被带到派出所时,章建国发现其根源在于长期被家庭忽视导致的自暴自弃。心理老师高炳坤及时介入疏导,退休校长许娟芬带他探访职教实训基地点燃求知之火,他自己更是连续两周每晚陪伴他打球、跑步,以行动重建信任桥梁。如今,小林已在汽修店踏实学徒,更在业余时间积极投身公益,以善意回馈社会温暖。
小林的故事是“梧桐树”下众多新生的缩影。为辍学少年奔走学校争取重返课堂;科学引导、沟通修复家庭裂痕;为16岁以上青年精准对接“临工市场”与爱心企业,点亮人生第一份职业微光……
梧桐树计划推行7年来,帮教成功率97.6%,辖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从21%断崖式下降至3%,2024年实现问题青少年再犯“零发生”,187名曾误入歧途的青少年重获新生。
但比数字更动人的,是那些重绽的笑颜。从砸车窗的叛逆少年到汽修厂的勤勉学徒,从亲子反目的破碎家庭到星梦课堂的相拥而泣,“梧桐树计划”以法治固本,以真情护航,让每一颗曾偏离航向的年轻心灵,终能在阳光与沃土中舒展枝叶。当迷途羔羊蜕变为反哺社会的志愿者,当帮教笔记写满向阳而生的成长故事——这棵扎根于“枫桥经验”的青春之树,正为更多雏凤撑起一片郁郁葱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