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一清在为客人推拿
他们,用心感受世界
——三位盲人推拿师的苦乐人生
本报记者 刘金平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眼里的世界,没有光明,没有色彩,唯有黑色。他们是盲人。在黑暗的世界里,他们乐观地面对人生。看不见,就用耳朵听,用心去感受。他们中的许多人选择了盲人推拿师这个行业,用双手改变生活,赢得人生的尊严。
储一清:唯有工作,才能证明自己是有用之人
储一清是市区“良子推拿”的盲人推拿师,在上虞已经工作6年多。第一次见面,他正在给顾客认真做着推拿,似乎双眼与常人也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从行走时的小心翼翼中才看出与常人的不同。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29岁的储一清还是家乡安徽安庆一家沙石材料厂的厂长,手下有三四十名工人,每年六七十万的收入,儿女成双生活美满。正值事业和家庭双丰收时,一场意外事故让他的双眼从此失明。
那段时间,他四处求医,仍然无法恢复光明。他无法接受这个结果,极度绝望之余,几度自杀未遂,生理的苦难令他变得易怒、暴躁、消极,几乎被黑暗全部吞噬。两年后,他才逐渐走出阴霾,赴杭学习盲人推拿,先后在杭州等地工作,6年前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上虞。
闯荡多年,储一清结交了不少盲人朋友,在上虞也有不少回头客。他的推拿颇有特色,注重穴位按摩,重在打通经络,往往一次推拿过后,客人便记住了,以后便指定要他推拿。有时候,碰到他忙,一些客人宁愿待久一会,也要等他。比较内向的他,常常不会主动跟客人聊天,往往是客人问一句他答一句,说到高兴处,也会多说几句,开心时,便“嘿嘿嘿”地笑。多年以后,他的生活已经平静许多,往日的笑容重新回到了脸上。
在上虞6年多,储一清几乎没有出过门,推拿店既是他工作的地方也是他的家,吃住都在这里。他说:“对盲人来说,出门太不方便了。”每天,工作完后,已是晚上十点、十一点,累了,就在床上听手机。听故事是他最大的爱好,武侠、历史小说一听就放不下,现在又爱上了听玄幻小说。“何况,除了听故事,我们也没有别的可以玩乐的节目。”他说。
其实,储一清家并不缺钱,妻儿在老家开了一家娱乐会所,加上之前开厂时赚的钱,足够让他生活无忧,但他觉得还是工作来得充实、开心。他说:“能够为客人减少痛楚,带去快乐,至少证明自己还是一个有用之人。”
陈半仙:心怀客人的小病痛,暂时忘记自己的苦和累
市区新世纪附近的一家盲人推拿店里,盲人推拿师陈半仙一边卖力地给客人推拿,一边与客人小声地聊天。突然他问客人:“你是不是70后?”客人一愣,随即问道:“你怎么会知道?”
陈半仙说:“我听出来的。60后、70后、80后……声音都不一样,很容易听得出来的。”陈半仙从小失明,没有上过一天学,他认识世界的方式主要靠听,练就了十分敏锐的听觉。他自嘲:眼睛不好,耳朵特别灵。
陈半仙认识的世界是黑色的,唯有太阳升起时和屋里开了灯时,才能微微感受到一点光亮。十六七岁时,他就自力更生,学过算命,每天乘公交车去镇上摆摊给人算命,“陈半仙”就是那个时候别人给他取的外号。很多年以后,当客人问他叫什么名字,他仍然会说:“叫我陈半仙好了。”因为厌倦了每天赶车奔来奔去的生活,他后来转而学习盲人推拿,从此做了一个盲人推拿师。他说:算命纯粹就是为了混饭吃,没几个人道行深,很难学。
陈半仙是乐观的,笑声憨厚,似乎没有因为自己看不见而自怨自艾。对他来说,世界除了黑色再无别的颜色,按他的话来说:“总比长大了突然看不见来得好一些,从正常人到盲人的那种生活才让人受不了。”
陈半仙心怀客人的一些小病痛,暂时忘记了自己的苦和累,可他的累也是实实在在的。客人诉说症状,颈椎、脚踝和手部腕关节都不舒服,他便一一推拿。每个客人推一个小时,都已觉得很累。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忙到晚,常常累得腰酸背痛。
与陈半仙一起工作的都是四川人,连老板也是四川的。他说,都是老乡,生活习惯差不多,容易交流,也有个照应。已过不惑之年的他还没有结婚。“对方也是盲人我不想娶,正常人她们又不想嫁我。年纪大了,更难找了,这辈子打算单身到底了。”
陈半仙说,像他这样的盲人推拿师一般每个月能拿到三四千,好的月份有五六千。“我挣的钱都存起来了,每个月用几百差不多了,我得为将来存一点钱。”
易英:在黑暗的世界里,乐观面对人生
见到易英时,她正围着那张小小的推拿床给一位女顾客推拿。她穿一件红底印花的棉旗袍,脚上的高跟鞋后跟足有十厘米,看上去很时尚。一些客人很奇怪,她根本看不见为何还要穿着这么高跟的鞋?她说:“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谁说盲人就不应该穿得漂亮。何况我们打扮都是给别人看的,你们是,我也是。”
快40岁的易英看似娇小,却不文弱。男人推得了的,她也推得了。尽管今年正月才来“良子”工作,但也已有了自己的回头客。她说,以前在家乡时,老板一开始看不起她,以为她人小推不了,没想到后来越来越多的顾客找她推拿,老板才对她刮目相看。她给记者看之前的老板发给她的微信,“随时随地欢迎你回来”,满满的都是诚意。
易英玩微信,QQ,玩淘宝,别人玩的她也都玩。她玩微信,玩得十分熟练,与常人无异,只不过,她用的是语音软件。她来虞,缘起于微信红包,她与一群盲人朋友建了一个微信红包群,专抢红包,一来二去,就认识了现在的男友。于是,从家乡永康来到上虞,追寻她的爱情。而在这之前,她已经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
易英说,自己原先还能看见一点,后来慢慢地就看不见了,到这两年就完全失明。医生说,她的失明与父母怀她时吃药有关。但她不怨父母,说应该感谢父母带她来到这个世界。有人说,她的失明是命运的安排。但易英不信命,她说,哪有什么命运,最终主宰命运的还是自己。
对于易英来说,生活非常不易,连最普通的出行或超市购物都很难实现,但她依然乐观地面对人生,学着用心去感受世界,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自信地展示她最美丽的一面。与男盲人一起工作打拼的日子里,她偶尔也喝酒、抽烟,不过,都不过度。累了,喝点酒,提提神;休息了,抽支烟,放空心情,生活也有她的滋味。
与易英聊天,往往能感受到一种力量,一种经历苦难后仍然不屈不挠的力量,让人一下子顿悟、感怀、奋进。或许,除了技术,这便是许多人找她推拿的原因吧。
(原标题:——三位盲人推拿师的苦乐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