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企业  行业  可以  服务  怎么  选择  上海  北京  使用 

【海外谈】海外专家“小黄人”解析2025年的中国军用航空工业

   日期:2025-08-14     移动:http://mob.kub2b.com/quote/1847.html

编者注:安德烈亚斯鲁普雷希特(Andreas Rupprecht)是一位资深的中国军事航空观察家,如果你对这个名字还比较陌生的话,“小黄人”这个称呼国内军迷更加熟悉,他经常潜伏在微博某个角落,持续追踪中国航空航天工业的一切动态。最近普卡拉防务杂志对其进行了专访,回顾中国军用航空工业的发展历程。2021年,也有媒体对“小黄人”进行了专访,同样是谈中国军用航空的发展,如果对比来看还是挺有意思的。网上有全文,各位看官可以自行搜索。相对而言,小黄人对待中国军用航空的观点还是比较客观的,但是也有他自己的局限性,本文只是翻译整理,并不代表老沙赞同其观点,请各位看官辩证的阅读。

图片

普卡拉防务(PD:过去五年,中国军用飞机发展最突出的方面有哪些?

安德烈亚斯鲁普雷希特(AR: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因为过去几年发生了很多事。首先,自2020年起,歼-20的产量已增至每年近100架(有人估计甚至更多),因此到2025年初,已有约260-300架歼-20投入服役。此外,双座型等改进型号以及配备WS-15发动机的最终版本歼-20A已完成试飞,显然这些机型的测试进展十分顺利,有人预计它们将在2025年底投入服役。在此期间,歼-16的生产继续保持高位,具备弹射能力的歼-15T已完成测试,且已制造了近30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二款第五代战斗机歼-35A的研发几乎是在秘密中完成的。运-20A以及加油机版本运油-20A已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标准运输机,服役数量超过90架。而且,最新报告显示,下一代(或许是第六代?)战斗机的两架原型机现已试飞。这还没提及空中预警、情报监视侦察和无人机等其他能力的扩展。

图片

PD: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如何从老旧战机向歼-20、歼-35等新型号过渡?像歼-10和歼-16这类机型目前又扮演着什么角色?

AR:这相当令人惊讶……五年前,歼-20还是新型号,歼-10C和歼-16被视为现代化的标准机型。如今,它们固然仍算现代化,但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如此快速地更新其机队,并明确向第五代战机迈进——据称首批量产型歼-35A计划于今年交付,这实在令人瞩目。即便如此,歼-10C和歼-16很快可能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装备体系中沦为二流。更何况,下一代战机的测试已然启动,而与此同时,作为无疑仍是领先强国的美国,其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计划至少已暂停。显然,中国是无可争议的第二大航空强国,且并不满足于此……显然,中国希望能与美国平起平坐,并被认可拥有同等地位。

图片

PD:中国已开始出口歼-10,您认为这类战机及其他型号战机未来的出口前景如何?

AR:这是另一个既难回答又很有趣的问题:我认为向巴基斯坦的首次出口是一次试水市场、积累经验的尝试(或者说让别人去积累经验),因为作为出口国,你不只是制造商和供应商,还肩负着责任,随之而来的还有可能轻易受损的声誉。因此,歼-10C这款产品确实不错,甚至可能成为西方机型(如幻影,尤其是F-16)的有力替代者。问题在于,中国在这一领域向来缺乏声誉,或者说至少声誉不佳(尽管歼-7和更老旧的型号实在难以与之相比),但如今的客户期望更高……此外,这类交易往往带有政治成分,尤其是在美国新政府执政的当下,这是一个机遇,因为许多国家正考虑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但中国能否兑现承诺,能否保证后续的支持……这些都是尚未有答案的问题。不过,我确实看到了其中的潜力。

图片

PD: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目前是如何将歼-20整合到其作战部队中的?我们看到一些图片显示,这些战机现在可携带多达8PL-15导弹。对此您有何看法?

AR:我不会夸大这一点,在我看来,这些只是常规测试,不应过度解读。更有意思的是现有部队的情况:每年有多少部队正在换装,总体计划换装多少?遗憾的是,我们所知甚少,而新的作战安全规定更是让情况雪上加霜——公开照片中几乎看不到能识别部队的序列号。用于估算生产速度的最新设计编号可追溯到2022年底,除此之外,各种传言和模糊线索越来越多,通常需要一年多时间才能确认一支部队的换装情况。不过,总体而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服役的歼-20并非一款精英银弹武器,而是一款完全常规的一线战斗机,只是具备一些特殊能力。因此,2024年究竟有哪些部队真正完成了换装,甚至是否有部队完成换装,都尚不明确。

图片

PD:您如何描述歼-35项目的进展及所取得的里程碑?

AR:坦率地说,这或许是最大的惊喜:直到2024年中期,歼-35A的陆基版本都尚未得到确认,充其量只是被期待作为出口版本,而已知的只有三架舰载版本的原型机。然而,自11月以来,情况显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版本的歼-35A进展迅速,可能会率先列装,而舰载版本的测试则有所延长(或许是因为航母的测试仍在进行中)……因此,关于具体情况我们知之甚少,只能拭目以待。

图片

PD:今年,中国首次展示了被称为歼-36的机型,并称之为第六代战斗机。西方对这款战机已有哪些了解?此外,关于最近出现的另一款新型号歼-XDS以及轰-20项目,您能透露些什么?

AR:嗯……事实上,这又是一个惊喜。即便歼-36(?)最近进行了第二次试飞,我们也还是了解得不够多……不过,我可以谈谈我的看法:首先,根据为数不多的照片,很难将已知事实与大量的猜测、理论以及政治评论区分开来。但我会尽力尝试……

事实是:它体型庞大,对于一款战斗机来说非常大,仅其三台发动机的配置就表明它是全新的、独一无二的,与此前人们对经典战斗机的预期相去甚远,即便其大致外形——无尾大三角翼设计符合预期。

图片

我现在确信,我们首次看到的是中国对未来空战的解读,其设计注重航程、航程,还是航程,同时具备携带大量武器的能力,并配备全套传感器,从而能够执行远程反介入/区域拒止任务,既可作为拦截机,也可作为深入敌方领空的攻击机。

据杨伟介绍,这款新型战斗机能够穿透歼-20及其同类机型(F-22F-35)必须避开的高度防御空域,因此它比前者领先一代。它不仅可能能够控制更多无人机,而且雷达反射截面比歼-20更小,速度也更快。它将作为一个节点、指挥中心,与歼-20等其他系统(但主要是无人机)协同作战,还能使用远程武器从远距离攻击高价值目标。

因此,我不同意贾斯汀布朗克等西方分析师的观点,他不认为该原型机是NGAD相当的中国第六代战斗机,而更倾向于将其视为第五代区域攻击/战斗轰炸机项目,有时被称为歼/-XX”。总之,我认为我们在这里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巨大的惊喜,尤其是沈飞和成飞几乎同时推出了两种设计,而且说这些是第六代战斗机还为时过早。我认为我们现在可以说,中国首次向我们展示了其对未来空战和新一代战斗机的独特构想,这与西方不同。

因此,人们可以简单地将这种机型定义为全新的战斗机类别,网上已经有了相关术语,如战区级深度突防指挥战斗机,或者在某些论坛中简单称为高性能战斗机,就像巡洋舰是比普通驱逐舰更重型的战舰类别一样。

图片

这对地区产生的影响,以及与美国可能发生的冲突,现在判断还为时过早,但中国率先公开这一机型这一事实本身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其中也包含政治成分:当然,这是一个明确的信息:我们不再隐藏,我们准备好迎接竞争,尤其是展现我们对未来空战的独特解读!

这一切是否属实是另一回事,但它显示了中国自信心的变化,尤其是自我形象的转变:中国不再是在追赶——我们不妨忽略那些关于抄袭的荒谬指控——到目前为止,每一项发展都是在能力、模式、类型乃至战术上的追赶。因此,这显然是一个政治信号,尤其是在毛泽东诞辰之际,更是向美国发出的一个信号。

我不会像一些评论员那样说中国已经超越了美国,因为我们绝不能低估美国及其能力,显然内华达州已经有几架测试原型机/演示机试飞了一段时间,但中国是第一个公开的,这对特朗普政府来说将是一个难堪的打击,因为他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笑的攀比竞赛(请原谅这个不恰当的说法),因为他认为自己和美国是最强大的。

因此,看看美国是否至少会展示其对应机型的首张照片,哪怕只是为了表明我们先做到了,将会很有意思。

相比之下,曾被认为即将亮相的轰-20项目再次消失在保密的面纱之下。要么是对该项目的预期过高,要么是出现了问题,现在我们不得不再次等待。但我相信惊喜终将到来……

图片

PD:鉴于台湾问题,您是否看到中国对海军航空和海上作战的关注度在提高?像空警-600和舰载战斗机等海军航空项目进展如何?

AR:我必须承认,台湾无疑一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体关注的焦点之一,但在我看来,海军的重大转型、大规模现代化和扩张,与其说是直接针对台湾,不如说是服务于中国确保自身边境和势力范围的总体战略,这显然包括其商业航线。

然而,总体而言,海军航空力量几乎完全向蓝水海军转型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几乎所有战斗机和战斗轰炸机部队都已移交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注意力显然集中在舰载机上,如歼-15T、歼-15DH/DT、歼-35和空警-600。因此,真正缺少的是成为一支真正蓝水海军所需的更多航母和舰载机。特别是后两者似乎处于测试的最后阶段,我预计它们可能在今年投入服役,最迟不晚于2026年。我们都已看到,中国总能给我们带来惊喜,2024年底出现的两个歼-15T团,其实早已服役。

图片

PD:关于运输机,我们看到运-20B正在推进。这个项目以及运-20的特种改型情况如何?除了发动机,运-20B与运-20A相比主要有哪些变化?目前运-9项目的情况又如何?

AR: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在我看来,运-20,尤其是其空中加油版本运油-20,虽然不像现代化战斗机那样引人注目、吸引公众目光,但从长远来看,可能比额外的歼-20甚至歼-35A更为重要。事实上,它首次使中国具备了独立的战略运输能力,而在此之前,这种能力非常薄弱,仅依靠约30架俄罗斯的伊尔-76。因此,更令人惊讶的是,自2016年首架运-20问世以来,中国已成功装备了约100架该型飞机,使其空运能力增加了两倍。而且,随着配备国产WS-20发动机的改进型运-20B的问世,中国在这方面也实现了完全独立。此外,作为一款真正的多用途加油运输机(MRTT),运-20B为更密集的空中加油训练和作战使用提供了可能,甚至可以为战术战斗机加油。作为新型空警-3000预警机的平台,四架老旧的空警-2000最终得以被性能显著更强大的型号所取代。

另一方面,运-9从未是战略运输机,显然仍扮演着战术角色。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基于运-9的空中预警/电子战/情报监视侦察等特种改型的数量,现在已经超过了战术运输机的数量。在我看来,这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求一种更强大的机型(可能是运-30)。

图片

PD:运-20和运-9都已有或可能有用于空中加油、空中预警指挥或电子战等特殊任务的改型。您能谈谈这些改型及其现状吗?

AR:嗯,这里需要加以区分:运-20主要是一款战略运输机,最初大量装备(两个团)时仅作为运输机使用。随后,第一个特种改型——运油-20A加油机在另一个团服役,而自202411月起,配备国产WS-20发动机的改进型运-20B也已投入使用。有趣的是,这是一种多用途加油运输型,既可作为运输机,也可作为空中加油机。目前唯一真正的其他特种改型是空警-3000预警机。

图片
图片
图片

另一方面,运-9是一款战术运输机,有趣的是,其装备数量相对有限。然而,在后续的特种任务机型发展中,它取得了更大的成功,出现频率更高,共有17种特种改型,如今几乎涵盖了空中预警、反潜战、情报监视侦察、侦察、电子情报/信号情报以及电子战干扰等所有任务。

图片
图片

PD:过去五年,直升机领域有哪些主要新进展?

AR:与无人机/无人作战航空器一样,直升机领域的范围也很广泛:最重要的进展无疑是与黑鹰类似的直-20,目前已在陆军几乎所有部队中服役,而稍晚推出的海军版本直-20J作为通用运输机使用。反潜版本直-20F可能很快也会跟进。此外,基于直-20的重型攻击直升机的研发——作为直-21已进行了约一年的测试,最终将提供一款真正的攻击直升机。另外,更重型的直-8/-18系列在老式直-8(也被称为超黄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与前身已几乎没有共同之处,被陆军和海军用于中重型运输、反潜和空中预警等任务。从长远来看,值得关注的是是否会研发军用倾转旋翼机,以及最初计划与俄罗斯合作研发的重型运输直升机项目会有何进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AC-313A目前看来是一款民用产品,但可能有军事应用。其设计与直-8L颇为相似。

图片

PD:无人机项目情况如何?比如无侦-7CS-5000T以及其他型号。

AR:如前所述,无人机领域范围更广、更复杂,尤其是在低端市场:先看重型型号,有无侦-9,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双机身无人机,旨在用作高空长航时空中预警无人机。稍小一些的无侦-7,大致可与RQ-4“全球鹰相媲美,但其钻石翼设计与前者完全不同。无侦-10本质上是一款更小的全球鹰,也可作为侦察/情报监视侦察机型使用,还有专门的无侦-8,作为轰-6轰炸机搭载的超音速无人机使用。在高空长航时/中高空长航时以下,甚至更小的型号也应有尽有:如翼龙系列的攻击-1和攻击-2彩虹系列的彩虹-4、彩虹-5和彩虹-9,以及知名的BZK-005。往下到战术型号,情况就变得复杂了,包括BZK-006BZK-007BZK-008/CH-91FX550/850KVB001B/T-6BKVB802A/T-20等型号。这种细分从各种直升机无人机一直延伸到蜂鸟大小的微型无人机。中国自主制造所有这些系统,并相应地进行部署。最后,值得一提的两种特殊型号:攻击-11,首款真正的隐身飞翼布局无人作战航空器,将与歼-20S协同部署;以及多款忠诚僚机型号,将作为协同作战无人机与下一代战斗机协同部署。

图片
本文地址:http://baitong.kub2b.com/quote/1847.html     企库往网 http://baitong.kub2b.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