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经核算,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达242908亿元,比2023年增长6.7%,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18.01%,比2023年提高0.43个百分点。
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增加值突破24万亿元,增速跑赢GDP 2.5个百分点,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这组跃动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创新者的智慧结晶,是产业升级的铿锵脚步,更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改变。
“三新经济”的魅力在于它解开了传统发展的“绳索”。当新能源汽车突破“卡脖子”技术,当生物医药研发缩短与世界的差距,当人工智能应用走在全球前列,中国经济正在完成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华丽转身。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深圳南山,这些创新高地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高质量发展的燎原之势。18.01%的占比背后,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花结果”的生动写照。
“三新”经济的快速增长,折射出中国产业升级的澎湃动力。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产业蓬勃发展,传统制造业也在数字化转型中焕发新生。比如,一家广东的服装厂引入智能生产线后,生产效率提升30%,还能根据大数据分析精准调整款式;陕西的果农通过直播电商,让优质苹果走出大山,卖出更高价格。这些变化,正是“三新”经济赋能传统产业的缩影。
“三新”经济不仅改变了生产方式,更重塑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外卖小哥风雨无阻送餐到家,共享单车解决“最后一公里”,在线教育让知识触手可及,智慧医疗让看病更便捷……这些新业态、新模式,让消费者不再只是被动接受商品,而是通过个性化定制、互动式体验,成为市场的主导者。可以说,“三新”经济丰富了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消费场景和消费选择,让消费不再是简单的买卖,而是更贴心、更智能的生活服务。
面向未来,“三新”经济这片“希望的田野”需要更多阳光雨露。制定好行业标准,优化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这些举措如同为“三新”经济“小巨人”量身定制的成长计划,将助力它们在国民经济的大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三新”经济加速跑,彰显中国经济“新意浓”。站在新起点,“三新”经济就像一位充满朝气的少年,正以矫健的步伐奔向更广阔的天地。它不仅是统计报表上的数字,更是老百姓获得感的具体体现,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让我们期待,这个充满活力的“经济新物种”继续书写更多温暖人心的中国故事。
(彭松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