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市委政法委制定了《全市镇(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指引(试行)》,进一步推动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矛盾纠纷化解的“集散地”和“终点站”,姑苏区各级综治中心充分发挥在信息汇集、资源整合、力量统筹等方面的综合功能,高效集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及各类专业社会解纷力量,实现了变“多头跑”为“无差别受理”、变“反复跑”为“一站式”化解。
今年以来,姑苏区立足“综治中心”小阵地,做好“便民为民”大文章,各级综治中心共受理化解矛盾纠纷12386件,实现群众“进一扇门,解心中忧”。
联调联处
构建全域协同治理体系
“还以为只能走诉讼途径,没想到能要回这笔钱。”今年6月,在双塔街道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员联合街道人社、社治等部门工作人员,成功化解了王某与某餐饮公司的欠薪纠纷,帮助王某及时追回工资款1万元。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baitong.kub2b.com/file/upload/202508/06/211815412.jpg" />
在街道综治中心成立前,群众遇到矛盾纠纷常常面临“部门条块分割、诉求流转低效”的困境。双塔街道综治中心成立后,打造“全域协同治理中枢”,以“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为枢纽,构建“1+N”联动体系,即以司法所为核心,联动社区法律顾问、社区“法律明白人”“老娘舅”,整合公安、人社、民政、妇联等部门资源,形成“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的分层过滤机制。针对复杂纠纷,启动“会商调解”模式,由法律顾问提供专业意见、人民调解员辅助情绪疏导,化解纠纷。
如今,辖区居民遇到纠纷、政策咨询或是寻求帮助,无需再东奔西走,只需走进双塔街道综治中心,便能在相应窗口得到专业解答与处理。今年以来,双塔街道、社区两级综治中心累计化解邻里纠纷、物业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1174件,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定分止争
筑牢基层矛盾化解第一道防线
“如果不赔给我16万,我就去法院起诉你,拍卖你的房子”,家住白洋湾街道某小区的周先生婚房被楼上武先生装修漏水泡损了家具,因为赔偿金额的问题,将一纸诉状递到了辖区法院,武先生强硬表示最多只能赔3万,两家陷入了僵局。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baitong.kub2b.com/file/upload/202508/06/211815752.jpg" />
高层住宅楼上楼下间的邻里矛盾历来是基层治理的难题,白洋湾街道综治中心调解人员了解情况后,替双方分析了纠纷所涉法律关系,晓以利害,并列举近期外地类似案件处理结果,为双方在诉讼途径作模拟推演,促使双方充分认识到诉讼成本高、维权周期长等因素,磋商出两边都能接受的合理金额,原本要对簿公堂的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baitong.kub2b.com/file/upload/202508/06/211816542.jpg" />
这起民间财产损害导致的赔偿纠纷是综治中心定分止争的真实写照,也是街道综治中心调处众多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据悉,白洋湾街道综治中心通过定制专属服务清单、构建核心工作体系等,更好地满足居民群众高效解纷需求,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