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企业  行业  怎么  选择  可以  服务  上海  北京  page 

北上广深中考落幕后,国际学校的“命运大反转”天差地别

   日期:2025-08-05     移动:http://baitong.kub2b.com/mobile/quote/1307.html

随着广州中考分数出炉,至此北上广深今年的中考全部落下帷幕。今年是北京中考改革元年,在全新的分数结构、考试方式与录取机制下,孩子们就像是在走钢丝,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北京中考报名人数约11.05万,普高录取线430分,共50,272人、约62%的人,达到此分数线,剩余的人无缘普高,只能被分流。更引人关注的是,高分段扎堆,117名500分以上考生构成“蘑菇云”分布,区分度不高,头部公立国际部录取门槛居高不下。当北京中考引发热议时,今年上海和广深地区的中考家长和学生也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阅读第一(ID:Readfirst)


图片


01

上海:两极分化严重

头部内卷加剧,民办失宠



今年是上海中考人数最多的一年,考生12.7万名,比去年的11.8万人,增加了约8%,创了历史新高。


其中浦东以3万多考生居最卷区之首,闵行、松江也有1万多人。


人数刷新纪录,最低却降低了。


今年上海录取、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分数线均从去年607分降至605分,比2023年少了5分。


普高统一招生录取分数线也从去年的518分降至513分,比2023年少了足足12分。


图片


虽然分数线下滑,但依然改变不了魔幻竞争的现状。


今年上海各批次合计招收8.2万多人,普高录取率约65%,这意味着近4成考生被分流。


但具体到各区,分流现状却不尽相同。


上海16区中,静安、崇明、黄埔、虹口这四个区的普高录取率均在71%以上,其中静安高达79.1%,奉贤、青浦、闵行三个区的录取率都低于57%。


作为上海高中的天花板,四校(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交大附中)始终是焦点。


今年四校录取率仅1.7%,百里挑一。


大多数学生主战场的四分八大和市重点全市录取率分别为7.1%和22.7%,“潜力股”区重点高中录取率47.1%。


是上海中考的最后一个录取环节,也是兜底的保底线,对大部分学生最为重要。


今年上海16区平行志愿市重点的分数线普遍上涨,好学校涨势最迅猛,区重点和普通高中整体以下降为主。


头部内卷加剧,尾部躺平明显,马太效应再次具像化。


图片

图源pixabay


也有例外,黄浦区曾号称是中考天堂,今年天堂塌了。


区高中分数线平均涨幅在10分左右,普高也涨了6分以上,垫尾的普高金陵中学大涨14.5分,最低分数线574分,高出普高线60多分。


从今年的卷势看,即便普高线才513,但想上普高可能600+分才最稳妥。


今年四校平行志愿700分成了标配。


闵行区最卷,上四校712分及以上才有戏;紧随其后的浦东、普陀、松江普遍710分,特别是浦东四校全面大涨3分以上。


上海中考即便命题是按照8:1:1易中难的梯度来设置考试题目,总分750,要考到700分或730分以上也绝非易事,700分的成绩大概就是全市前3%到5%的水平。


图片


中考成绩公布后,高分学霸涌现,浦东进才实验46个700+,杨浦、宝山、奉贤、普陀、虹口等隐藏着无数720分+选手,闵行区700+分也遍地开花,七宝鑫都最高分730分。


闵行区今年创了历史纪录,四校卷王中的卷王之外,市重、区重及头部普高分数上涨,尤其市重点涨幅很大。区内5所市重点突破690分,尾部普高却在下跌,两极分化极为严重。


浦东也是两极分化的区,四校710分左右,市重点基本上都在上涨,上海实验和浦东复附703、进才中学696.5分,最底部的公办普高下跌明显。


徐汇区四校分数虽有下滑,但作为教育强区,其分数线都在705分以上,四分校复附徐汇、八大南模中学、新五虎位育中学均有小幅上涨,然而区属高中也是全面下滑,普高分数线下降特别严重。


图片


民办高中分数线整体下跌也是今年上海中考的一大趋势。


浦东至少10所民办高中分数线都下降了,最少0.5分,最高是民办光华中学,从去年的589分下降至今年的516分,暴跌73分。


分数上涨的是少数,上涨最高的是民办康德,涨了42分,从521.5分增加到今年的563.5分;最低的尚德实验从619涨到621分。


闵行区的文绮中学(613.5)、燎原双语(571.5)、万科双语(539.5)、诺达双语(513)的分数线均下降了9.5到23分左右,降幅最低的德宏学校(513)也少了5分。


徐汇区、青浦区、静安区、金山区无一例外普遍下滑,宝山区的宝山华曜(513)足足少了63.5分。


松江区涨跌平均,下跌普遍在10分左右,涨幅最高的领科双语(548)涨了29.5分,科德高级(549)增了28.5分。


这几年国际关系紧张,经济下行,在民办高中或是国际学校高昂的学费面前,中产家庭不得不做出取舍,也越来越趋向稳妥化。


上海中考转轨的呼声似乎也在逐年下滑,坚定走国际路线的家庭会早早出国接受原汁原味教育,留在国内不想被分流的家庭则会提前好几年转轨,以便尽早适应。


实际上从国际学校的一些动作也能看出其中的动向,比如像是光剑和领科拓宽双规制,开设国内班,让学生高考和海外升学两不误。


图片


还有些国际学校在三大国际课程之外,又加入加拿大OSSD、香港DSE等迎合不同家庭口味或是教育需求。


也有学校开设一人制课程,甚至部分名校到海外开分校招揽生源,维持生计。


总之,在教育高地的上海,失宠的民办或是国际学校正在经历着阵痛期。


升学方面跟体制内的高中一样呈现着两极分化的趋势,头部通吃,尾部只能靠小而美的服务取胜。

这也考验着家长的认知和对孩子特点是否足够了解。


02

深圳:公办扩招5%,四大录取率仅2.9%




深圳中考是深圳人的一大盛事。


相比北京改革的伤筋动骨,深圳今年虽说也有变化,但依然算是小打小闹。


首先,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纳入中考,采取“现考后评”的方式,考试结果按10%分值计入相应科目中考分数,即物理实验操作7分、化学实验操作5分,中考总分仍是610。


图片


其次,公办普高以招收走读调剂生这一途径实现了扩招,这一变动在深圳也引起了轩然大波。


所谓的走读调剂,即每个学生在12个普高志愿里面可以自由勾选4个“接受走读”的选项。


如果不选,系统投档时只会看学校住宿计划的名额,名额没满就以住宿生录取,满了则自动跳到下一个志愿校。


走读调剂最大的好处是学位增加,公办普高率提升,学生被录取的机会也就增加了。


与往年的四大对比,深圳中学从去年的1880人增加到了1970人,扩招了90人,其中走读生名额有220个;


深圳实验学校扩招了26人;


深圳市高级中学增加45人;


深圳外国语学校则要多招39人。


按照这一数字来算,公办普高今年的扩招率都在5%左右。


图片


说完变化,再来看看深圳今年中考实际战况。


考生14.3万多人,相比去年增加了大概8000名考生,其中中考大区福田、罗湖、南山、宝安、龙岗和龙华都在1万人以上,尤其是宝安区和龙岗区,人数超3万人。


2025年深圳高中阶段的招生计划是13.7万个,比去年增加了约9000个,其中公办高中计划招生接近7.4万人,较上一年增加约5000人。


估算一下,公办普高率约52%,全市普高录取率超73%。


这意味着即便公办普高一直在想办法增加学位,但在持续增加的人口数和中职分流政策面前,依然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近半数学生无缘公办高中。


图片


虽说今年中考人数创了新纪录,但这样的现状还会延续多年。残酷的分流和竞争也会跟着加剧,想要上头部高中,家长和孩子谁也无法松口气。


今年深圳四大录取率降至2.9%,十大录取率小幅度回升到6.7%;二十大仅约12.7%。


深圳的口号是“来了就是深圳人”,可是来了却苦了无数孩子!


图片


今年深圳中考考试内容也被诟病,很多人反映英语题型中规中矩,数学偏简单,物化和语文整体中等偏上水平,历史稍微有点难。


题目简单,筛选性低,每个孩子都有大把机会,但今年不少学霸由于不细心或是认真对待,反而发挥失常了。


图片


深圳中考公布成绩时以比例划定A+、B+、B、C+、C等级,今年等级线上涨了,相比去年,A+总分线涨了3分,A线上涨了8分,B+涨了15分。


具体到科目,数学和英语A+线涨幅最大,数学涨了5分,英语涨了3分,这与考生的反映较为吻合,而语文、物化、历史的A+等级线不涨反降了1到5分,这也成为区分考生的关键科目。


要想上四大,总分不低于各科A+分数线相加之和,即568分,从网上统计看,今年深圳高分选手也是遍地走。


图片

(图|网友整理的部分区学校最高分)


据推算,深圳中考压力会在2030年达到巅峰,面对高攀不上的普高,不甘上职校的父母都会将目光投向公立国际部或国际学校。


尤其是顶级公立国际部,其风头超过顶级国际学校,一直是深圳想要获得国际教育家庭的香饽饽。


最著名的公立国际部包括深圳中学、深圳外国语学校、深圳高级中学和深圳第三高级中学,南山外国语高级中学、深圳龙城高级中学、育才中学、翠园中学是近些年也开办了国际部。


公立国际部学费远低国际学校,依托公办高中的优质师资和生源,校风佳。同时未来既能走高考进国内名校,又能去香港或是海外,全世界的大学都能选,而且升学质量高。


比如深圳中学国际部是美国方向的扛把子,今年80多名美本申请者,20人进了美本前10和藤校,与英国方向的老大哥国际学校深圳国际交流书院形成两足鼎立的局面。


但多数公立高中国际部必须跨越中考这道坎,先达到本部的录取分数线,再参加国际部的考试,要求并不低。


图片

AI生成


公立国际部虽香,但数量极少,这也意味着竞争极为激烈,攀不上高枝的家长便提前投入国际学校的怀抱。

但深圳今年国际学校有些魔幻。


一个是一些老牌校院校招生冷淡,比如贝赛思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作为深圳乃至全国的头部国际学校,深国交以往考试像“春运”,今年考试现场格外冷清。


这背后就跟学费太贵、国际局势大变等原因紧密相连。


图片


另外一个是新兴民办学校热度颇高,比如身后有大厂腾讯坐镇的深圳明湾学校今年宣讲会一位难求。


这也间接说明了深圳家长在择校一事上,既务实,又开明,对新事物有极高的接受度。


03

广州:公办普高淘汰率近50%

民办公费班崛起



广州也在经历中考人数持续攀升的时代,据估计2032年将是高中入学人数的高峰,过去几年即便普高学位年年新增,依然供给紧张。


今年广州中考人数突破13.7万人,创历史新高,各类高中招生计划总数为90476个。


估算下来,2025年广州高中的整体录取率约65%,公办普高录取率约为49%,公办普高淘汰率控制在5:5,同在广东,广州分流机制比深圳还残酷。


图片

(图|广州中考内容)


今年广州中考总分810分,成绩会按照梯度线来划分,考生往往以此来定位目标校。


普高第一梯度投档控制线为707分,较上一年上涨了5分;以40分为间隔依次设定的第二梯度控制线为667分,第三梯度627分,第四梯度587分,第五梯度547分。


对比去年,今年高分段人数明显多了:750分以上累计1004人(去年782人),710分以上有12865人,占比9.21%,700分以上累计17244人。


这意味着普高第一梯度线上的考生大约在1.29万人至1.72万人之间,占比不低于9.21%,今年广州中考区分度不如上年。


普高录取最低控制线为487分,相比去年的502分,降了15分。


487分是一条基础门槛线,考生中考成绩必须在487分及以上,才有可能被普通高中录取。


今年中考490分以上累计96412人,占比69.02%;480分以上累计98826人,占比70.75%,即今年在普高录取最低控制线以上的考生数量大约在9.64万至9.88万人之间,约占70%,相比去年分数线对应的最低控制线以上的考生,今年人数明显增多了。


这也说明扩招起作用了。


今年广州各类高中招生计划90476个,相较2024年新增10060个,增幅12.5%,其中今年公办普高学位68872个,民办普高计划招20290个,可见中考人数上涨,普高扩招是必然。


图片


在广州,公办普高备受关注之外,民办公费班也是个香饽饽。


今年一大特色便是民办公费班增幅显著,招生计划从去年816个增加到1314人,比去年多了498个,涨幅高达61.03%。


民办普高开设公费班的数量也在增多,今年共计29所开设,招生人数最多的思源学校已达到100人,第二和第三多的明珠高级中学、南方学院番禺附属中学分别招90人和72人。


民办公费班是以公办学校的学费(最高不超过1175元/学期)享受民办学校的优质硬件和师资,这是广州民办校的大胆尝试,希望通过降低高昂学费成本来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加入。


于学生而言,是极具性价比的选择,于学校而言,好生源约等于好战绩,带动未来招生。


不过想就读民办公费班绝非易事,录取分数一般在第一至第三梯队之间,部分学校分数接近或是达到公办优质校的水平。


以去年中考情况为例,广州市黄广附属学校以706分断崖式登顶,达到第一梯度。


还有7所在第二梯度招生,6所在第三梯度,最低的广州思源学校为583,超普高线80多分。


这也说明,想要靠民办公费班保底,中考总分达到600分左右才有希望。


民办公费班的增加以及分数线不断冲高,也正是广州国际学校市场降温的一大信号。


图片

(图源|广州市教育局)


04

性价比成为关键词




谈到北上广深中考的共同点,人数屡创新高外,“性价比”正在成为四城家长最在意的共同关键词。


四城普高率虽有些许差异,但巨大的普职分流压力是真切的存在。


当这种分流焦虑又遇上留学镀金变泡沫的现实后,家长开始审视每一份的投入产出。


国际高中本就是教育产品,家长看重性价比,它们自然也就精准投喂,越来越强调性价比,最明显的就是学费的变化。


图片

AI生成


不管是公办国际班,还是民办学校,它们的学费都呈现出稳中有降的趋势。


上海10所公办国际班学费性价比超级高,大部分按照公办标准收费,今年依旧维持在每学期1500到2000元,不额外收取出国课程的费用。


北京公立国际部每年8万到15万之间,已经连续几年未涨价,三年读完的学费相当于外籍和民办学校一年的开支。


民办国际高中的学费也在普遍下降或是跟上一年保持一致。


今年广州共44所民办高中招生,只有实验外语学校、海珠中学、广州市斐特思学校这3所学费上涨了。


广州龙涛外国语、央美现代高级中学、华万高中、黄广牛剑4所下滑,其余学费不变。


上海类似,七宝德怀特增加了2万元,平和降低1.6万到18.4万一年,其余学校维持原样。


图片


学费上做出让步外,民办学校还会用高额奖学金、入读折扣来吸引中考学生。


比如北京海淀凯文奖学金入围条件是中考分数460分以上,相当于海淀中考前30%的学生;新英才学校的要求是中考470分以上免三年学费、单科满分一次性免1万学费等。


中考补录环节更是民办学校抢人的关键期。


上实剑桥中考660分以上可以直接免笔试;上海新纪元学校的免试要求是中考650分、英语130分及以上;650分以上免笔试报考宏文学校等。


图片

(图源|燎原双语学校)


可以说在生源危机面前,民办学校“无所不用其极”。


不过,国际学校福利多多,也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对于多数普通中产而言,盲目砸钱或是纯粹逃避高考的时代已经是过去式。


再加上经济放缓后,北上广深接连发生国际学校倒闭、关停等的负面消息,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了静观其变,变得更为理性。


孩子是不是上国际学校的那块料?英语能力是否突出?有没有自主学习能力和明确的目标感?这场关乎孩子未来的决策,性价比背后不只是金钱,更是孩子的适配度。


这也倒逼着国际学校去反思:谁才是自己真正的“金主”,又该提供何种特色化服务来建立自己的护城河。


当国际高中进入存量时代,其发展任重道远。


既要与公办名校争夺优质生源,又要直面家长的灵魂拷问,但换个角度想,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来源丨阅读第一

本文地址:http://baitong.kub2b.com/quote/1307.html     企库往 http://baitong.kub2b.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