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baitong.kub2b.com/file/upload/202509/01/142645122.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8月27日,湖南军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1109,简称“军信股份”)交出2025年半年度“成绩单”:实现营业收入14.78亿元,同比增长33.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9.23%。营收净利双双高增长,延续了该公司近年来的强劲发展势头。
营收净利双增,应收账款受关注
报告期内,军信股份营收净利实现双增长。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完成生活垃圾处理量186.1万吨,同比增长10.7%;上网电量8.86亿度,同比增长26.21%;吨垃圾上网电量达到476.27度,同比提升9.7%。多项运营指标行业领先,背后是公司持续加码研发的结果——上半年,军信股份研发投入3399.15万元,同比增长6.79%。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已累计获得国家授权专利453项,其中发明专利86项。这些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效率,推动吨垃圾发电量、设备运行时长等关键指标持续优化。
值得关注的是,军信股份的并购整合开始见成效。
2024年11月,军信股份完成对湖南仁和环境63%股权的收购,后者在2023年、2024年分别实现净利润4.96亿元和5.40亿元,显著超出业绩承诺(分别不低于4.12亿元、4.16亿元)。
今年上半年,仁和环境持续发挥协同效应,为公司贡献可观收入与利润,并成功拓展垃圾中转和餐厨垃圾处理两大新业务板块。可以说,仁和环境成军信股份的业绩一大“加速器”。
值得注意的是,军信股份经营业绩虽然亮眼,但应收账款问题备受关注,根据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应收账款总额为19.2亿元,为当期归母净利润的4.85倍,其中长沙市城市管理局作为第一大客户,欠款达16.6亿元,占比较高。
近期,国家出台了相关化债方案以及《民营经济促进法》《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等多个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要求加快解决民营企业欠款问题,保障民营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特别是,长沙市在2025年成功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预计将获得10亿元中央财政奖补资金。长沙未来3年计划投资87.05亿元,实施70个城市更新示范项目。这些资金可能间接改善当地政府的支付能力。
市场人士认为,随着以上化债政策的落地实施,有利于减轻地方财政的债务压力,军信股份应收账款问题预计将逐步化解,为公司可持续稳定经营提供有力保障。
从湖南龙头到全球布局,国际化加速推进
在国内本土环保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军信股份早已把目光投向海外,尤其是中亚市场,军信股份在今年上半年进行拓展提速。
借势“一带一路”的政策东风,上半年,公司先后与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市、伊塞克湖州签署垃圾处置项目协议,更与哈萨克斯坦生态与自然资源部、阿拉木图市政府达成固体废物发电项目初步合作。
7月27日,公司公告称拟投资2.8亿美元(约20.07亿元人民币),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建设固废发电设施。这是继比什凯克、奥什、伊塞克湖州之后,军信在中亚布局的第四个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比什凯克垃圾发电项目(一期)预计今年年底建成投产,有望成为公司海外拓展的首个投产标志性项目。
在本土市场竞争日趋饱和的背景下,这家湖南环保龙头的国际化棋局正悄然改变业务增长逻辑。
为更好推进国际化,军信股份已于今年5月启动H股上市筹备。一旦成功,它将成为国内首家“A+H”环保民营上市公司。军信股份也可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助力打开国际融资通道,助力全球业务进一步扩张。
绿电+数字化,打造新增长曲线
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文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明确支持民营企业投资相关项目,为垃圾发电企业带来政策利好。
军信股份迅速响应,与长沙数字集团签署战略协议,共同推进“无废城市”、环保数字化、绿电与智算产业协同发展,意图打造“垃圾焚烧发电+绿色算力中心”示范项目。这一布局不仅响应“双碳”目标,更有望在环保主业之外,开辟全新的增长赛道。
据悉,军信股份目前股价较年初上涨逾30%,市值突破180亿元。多家券商近期发布报告,给予“买入”或“增持”评级,看好其中长期成长性与海外扩张潜力。
总之,依托技术驱动、并购整合和海外拓展三大引擎,军信股份正在实现从区域环保企业向国际化环保能源集团转型。随着H股上市进程推进和中亚项目陆续投产,其“A+H”双平台运作与绿色能源+数字化双主线发展的战略格局正愈发清晰。
在“一带一路”和“双碳”战略的双重机遇下,军信股份有望成为中国环保企业出海的又一标杆,也为湖南本土企业国际化提供了生动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