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海宇
当你漫步街头,突然被尖锐的咒骂声包围,转头却发现四周空无一人;或是毫无缘由地坚信自己是“救世主”,能操控天气、逆转时间——这些看似荒诞的场景,并非科幻情节,而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每日要面对的“真实”体验。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这个被幻觉与妄想笼罩的世界。
一、走出误区:精神分裂症≠性格分裂
很多人对精神分裂症存在误解,认为它是“一个人分裂出多个性格”,但事实并非如此。它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现在还没完全弄明白到底为什么会得这种病,大多是年轻人容易发病。得了这病的人,想事情的方式、看到或听到的东西、心里的情绪、还有平时的举动,都会变得不太对劲,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和周围的人和事不匹配。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可能会凭空看到、听到不存在的东西,或者心里有一些没根据的想法,比如总觉得别人要害自己。这些情况会把患者的生活搅得一团糟。
二、幻觉:大脑制造的虚假感知
幻觉就像大脑“失控”后传递的不存在的信息,其中幻听最为常见。患者可能在寂静中被指责、嘲笑的声音包围,甚至收到危险指令,多个声音在脑中争吵,让他们濒临崩溃。有患者形容:“脑袋像装着关不掉的收音机,日夜‘播放’,仿佛活在噩梦里。” 幻视同样令人恐惧,空荡的房间里,患者可能看到墙壁爬满虫子,或角落有陌生人注视。幻嗅和幻触也会带来困扰,患者总觉得有腐烂气味,或皮肤被蚂蚁啃咬,这些虚假感觉无比真实,让他们陷入恐惧混乱,做出抓挠皮肤等常人难以理解的行为。
三、妄想:荒谬却坚信的“信念”
妄想是患者因为大脑生病而产生的一种"错误坚信",这些想法在旁人看来非常荒谬,但患者却完全当真,怎么解释都听不进去。被害妄想最常见,患者坚信被暗中迫害,认为食物有毒、手机被监听,甚至把家人的关心当成“阴谋”,于是不敢吃饭、出门,躲在房间日夜警惕。
夸大妄想让患者自我膨胀,认为自己是超级英雄、亿万富翁或“天选之人”。关系妄想则让患者把无关的事与自己联系,比如认为路人交谈在议论自己,电视新闻是“特殊暗示”。这些荒诞想法,患者却坚信是“事实”,还会编造“证据”支持。
四、成因:多因素共同作用
精神分裂症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是遗传、大脑本身的结构和功能出问题,再加上心理状态、生活环境等因素混在一起导致的。从遗传来看,家里如果有人得过这种病,其他人患病的可能性就会高一些,而且血缘关系越近,比如父母、兄弟姐妹,风险也就越大。脑成像技术发现,患者大脑某些脑区体积缩小,神经元连接异常。童年创伤、重大压力事件等心理和环境因素也可能诱发疾病。需要明确的是,这不是“意志力薄弱”或“性格问题”,而是需要治疗的疾病。
五、患者的困境:在痛苦中挣扎
幻觉和妄想让患者的世界崩塌。有人因幻听威胁恐惧社交,封闭自己;有人听从“指令”做出跳楼、自残等危险举动;有人因妄想变得孤僻暴躁,失去工作和社交能力。更揪心的是,很多患者意识不到生病,拒绝治疗,让家人朋友束手无策。
六、治疗:多管齐下有希望
精神分裂症并非“无药可救”。治疗精神分裂症,吃药是关键办法。那些抗精神病的药,能调整大脑里传递信息的“小信使”(神经递质),让患者大脑里出现的幻听幻视、没根据的胡思乱想,这些精神症状慢慢变轻。心理治疗也很重要,治疗师帮助患者认识疾病,理解症状本质,学会应对方法,比如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变不合理思维,支持性心理治疗提供情感支持。此外,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治疗可改善大脑功能,康复训练能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
七、社会关怀:消除偏见,给予温暖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面临社会偏见,在就业、婚恋、社交等方面遇阻,难以融入社会。其实,他们只是大脑生病,和身体其他部位生病一样,需要关心帮助。我们呼吁大家不歧视、不排斥,用包容理解的心对待他们,耐心倾听感受,用实际行动提供帮助。
患者的世界充满痛苦孤独,多一份了解和善意,就能成为他们黑暗中的光。若自己或身边人有类似症状,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让我们以科学为灯,理解为桥,共同走向康复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