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交易市场是双边的,活跃度需要供需双方完成「价值互换」。
个贷不良对放贷机构而言是「烫手的山芋」,对于专业的处置机构来说确实等待开采的「矿山」。
尤其。在监管部门的鼓励与扶持下,越来越多「淘金客」涌入市场,推动市场加速流转。
例如,作为目前市场上受让批量个人业务占比达7成的「主力军」——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下称「地方AMC」)就获得了不少「特殊照顾」。
2025年7月1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23项「不得」为地方AMC经营划定清晰红线,尤其强调地方AMC应立足本地,原则上不得跨区经营。
但《办法》第九条明确提到,「个人不良资产批量收购、非金融不良资产收购及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另有规定的除外」。
同时,自2021年12月广西广投资产管理公司成为全国首家获批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地方AMC以来,已有20家AMC加入这一行列。这为地方AMC竞争个贷不良资产包提供了极大助力,甚至可以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业务链。
随着地方AMC持续涌入批量个人业务转让市场,且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不少市场参与者也瞄准了这一机会。
最近有消息称,中信集团通过产权交易机构以30.14亿元对价成功出让了中信青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66.67%股权,接盘方为京东集团。而在此之前,已入主捷信消费金融,并参股了另一家地方AMC——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从参股进阶为控股,京东或意在构建一个消费金融「获客-放贷-处置」的完整闭环。
不止地方AMC,过往以对公资产为主的AMC「国家队」也开始下场,涌入个贷市场。2025年一季度,首次跻身批量个人业务前十大活跃受让方,2024年已收购12个资产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