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科技之光 传文化之魂

   日期:2025-01-07     作者:h54en       评论:0    移动:http://baitong.kub2b.com/mobile/news/1021.html
核心提示:“我们制作了一个天坛的微缩模型,将团队研制的技术应用在模型上。通过对模型喷水,使用振动模拟台,模拟真实自然环境,看古建筑

“我们制作了一个天坛的微缩模型,将团队研制的技术应用在模型上。通过对模型喷水,使用振动模拟台,模拟真实自然环境,看古建筑的变动情况能否得到实时记录和反馈。通过这个项目,我们感受到了科技对文物保护的重要性。”12月28日,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的2024年度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展演暨第五届青少年文化科技论坛上,来自北京市前门外国语学校的同学兴奋地向大家讲起开发微缩古建筑监测装置的故事。

作为全国科技活动周重大科普示范活动,2024年度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吸引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少年参与。当日,他们中的部分代表来到故宫,围绕“中轴之韵:科技与文化的交响”主题,在中轴线上话中轴、谈传承。

今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传承有根,少年有志,在活动的“少年说”环节,来自6所学校的孩子们用各自的作品和创想,娓娓道来他们对北京中轴线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认知。

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的学生团队研究了中轴线上的声音。北端,钟鼓楼的鼓声雄浑有力,钟声余韵悠长。“磨剪子嘞!”“冰糖葫芦!”位于天安门广场南端的正阳门,则曾充满了市井的喧嚣。同学们说,声音记录了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故事。于是,他们“以声为媒”,探寻中轴文化。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的同学畅想,如何让中轴之美被更多人看到?他们的解决方案是VR眼镜。比如,利用VR眼镜让人“一键穿越”到故宫,人们抬眼就能眺望五凤楼屋顶,甚至可以放大屋脊上的神兽,仔细观察它们的形态。“想一想这份虚拟世界带来的震撼,是不是就会让人心潮澎湃?”同学们说。

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护树小队的学生用技术监测古树体温,通过一年半的记录,得到古树健康与体温之间的规律。他们将中轴线上的古树比喻成“活化石”,表示要用科学和智慧的力量,让这些活态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挥其独特的文化引领作用。

在活动上,青少年们还和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文物修复专家闵俊嵘展开对话。闵俊嵘分享了故宫在文物修缮和数字化保护方面的经验和做法,还解答了孩子们的许多问题——现代科技设备对文物修复有哪些帮助?想从事文物保护工作应该学习什么知识?青少年怎样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活动最后,主办方向青少年代表颁发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钥”。少年们庄严宣誓,要用科技的智慧守护中轴线的文化根脉。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