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得水游,鸟乘风飞。
得数字者得产业蓝海。当前,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cms-bucket.ws.126.net%2F2022%2F0302%2Fdc242458j00r83uc5000yc000f200a1c.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数字产业化。2021年,开发区数字经济产业突飞猛进。建设浪潮智慧物联产业基地、山东天元数字产业研究院等9个项目,打造了北京、上海、济南3处数字经济飞地,光谷未来城入选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建成了全市第一家、全省第三家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全区数字经济总量突破96亿元,增长50%,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为不断巩固拓展软件信息产业发展优势,成立东开数科(山东)产业园有限公司独立运营东营软件园,出台《关于支持东营软件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入园企业加快发展。目前,东营软件园信息技术产业集聚效果显著,拥有胜软科技、天元信息、卓智软件等行业软件龙头企业46家,计算机软件专业技能人才超过2200人,逐步形成以石油信息技术、地理信息、高端软件、大数据及物联网、信息系统集成等为主的数字产业优势,成功创建全市首个省级示范数字经济园区。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cms-bucket.ws.126.net%2F2022%2F0302%2Fe2b41a30j00r83uc50035c000rs00iic.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工业互联网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催化剂”。聚焦全市产业体系,东营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于2021年应运而生。该中心由东营市工信局、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山东胜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共建,通过线上打造特色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云帆”,线下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基地,全面推进工业互联网技术在工业生产、企业管理、技术研发、工艺控制等方面的融合提升,加速推动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赋能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去年10月份,东营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荣获金晖奖“数字化转型先锋”。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cms-bucket.ws.126.net%2F2022%2F0302%2Fdee5d0e7j00r83uc5000gc000f100a1c.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与此同时,加快发展数字产品制造业。聚焦电子元器件、电子专用材料等产品制造,大力支持国瓷材料、润马光能、合盛铜业等企业发展,实施了国瓷微型片式陶瓷电容器、润马高效光伏组件及HJT光伏电池片、欣邦电子聚酰亚胺薄膜、合盛铜业高端电子铜箔、昆宇5G储能锂电池等重点项目,目前已陆续投产达效。在项目招引中,引进尧它区块链全球分布式存储大数据基地项目、辅象合电商直播供应链基地、爱尔创数字化口腔医院、微医互联网医保大健康平台等项目,培育新的数字经济增长点。
——产业数字化。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遵循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路径,开发区深入推进优势产业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目前,全区15个“优势产业+人工智能”项目列入市级重点项目。深化5G融合应用。聚焦产业数字化、智慧化生活、数字化治理等方面,在先进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深化5G融合应用发展。国瓷材料“超微型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用介质材料研发与产业化”、胜软科技“无人值守智能站库”、友信软件“友信智慧物联系统平台”、团尚网络“健康云眸——基于5G常态化疫情防控云平台”等4个项目入围全省5G试点示范项目;华网智能、胜软科技2家企业成功入选市级5G场景应用典型案例(第一批)名单。
向前看,向未来看,以平台载体为支撑,开发区数字经济产业蓝海大有可为。今年,在提高数字赋能成效方面,开发区将深入落实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大力实施数字赋能工程,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做大做强。支持东营市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做强优势,争创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重点,年内打造100个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培育20个应用场景,年内实现中小企业上云全覆盖,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创建省级试点园区。加快山大天元数字产业研究院、浪潮智慧物联产业基地等11个数字产业项目建设,推动直播电商、在线经济等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力争数字经济规模达到120亿元,增长20%以上。实施工业技改提级行动,用好省级“技改专项贷”,加快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步伐,确保年内建成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8处以上,培育首台(套)技术装备等智能产品3个以上。
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开发区鲜明提出要坚持创新立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科研投入,构建“研发+制造+服务”创新模式,打造一批创新型产业,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搭建一批创新型平台,全方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金融链“四链”深度融合,全力推动创新成果在地转化,打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全面构建发展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