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胡塞武装做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重大决策。即使是悬挂着五星红旗的船只,胡塞武装也决定不再放行,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许多人对此表示赞同,认为这是一个明确的立场。
在2025年7月27日的晚间,来自也门的胡塞武装正式对外宣布,他们将升级海上封锁的策略。该组织的军事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在声明中表示,他们将会对所有与以色列港口有航运合作关系的商业船只进行攻击,而不论这些船只的国籍或航行区域。这一行动被胡塞武装定义为“第四阶段封锁升级”,并且他们明确警告相关航运公司,务必立即终止与以色列的合作关系,否则任何与之有关的船只都可能面临导弹或无人机的袭击。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声明中的“与以色列合作”的界定相当广泛,它不仅涉及到航运公司的业务关系,而是基于与以色列之间的合作程度来考虑,而并非单纯根据船只国籍进行判断。正如大家所知,近期的红海航运危机中,胡塞武装曾表明,他们不会攻击中国和俄罗斯的商船,仅对其他国家运往以色列的货物展开打击。就在前不久,胡塞武装还曾击沉一艘装载大量炸药原料的货轮,彰显了其不容小觑的军事行动能力。
这种局势使得其他国家的商船,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的船只,在经过红海的时候,开始故意悬挂其他国家的国旗,甚至有些货船选择挂上中国的国旗,企图借此混淆视听。然而,这样的做法对于中国来说带来了相当大的管理困扰。其他国家的货船挂上中国国旗,不仅是招摇撞骗,对于国际货运的管理也造成了麻烦,容易引发国际间的扯皮与争议。因此,胡塞武装此次行动显得相当坚决,他们不论悬挂什么国旗的船只,只要是运往以色列的货物,一并进行打击。这里面可能涉及一些技术细节,比如胡塞武装如何确认船只的具体情况,他们是否掌握了国际商船的注册清单,以及国际航运的动向等等。如果有业内人士了解相关情况,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见解,以便大家共同理解。
我注意到,许多中国网友对此次胡塞武装的举动表示了支持,这背后原因也不言自明。首先是反霸权叙事的共鸣——部分舆论认为胡塞武装的行动是一种对以色列在巴以冲突中行为的反制,挑战以西方为主导的海上秩序,引发了公众对“反霸权”立场的认同。其次,胡塞武装曾多次强调,他们的攻击是针对特定的合作对象,并且在实施攻击之前确保船员安全撤离。例如,在2025年7月7日,击沉希腊船东的“魔幻海洋”号之前,他们成功完成了人员疏散,降低了人道主义灾难发生的风险。最后,国际社会对以色列在加沙的政策广泛批评,这种舆论背景促使胡塞武装的封锁行动被看作是对以色列施压、促其停止军事行动的战略性回应。
不过,在这些公开场合,还是需要提醒胡塞武装关注国际法的重要性。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已呼吁胡塞武装要尊重各国商船的航行权利,并在红海水域停止袭击商业船只,以确保航道的安全。至于胡塞武装是否会听取中国的意见,那便是另一个问题,毕竟,当前的麻烦并非中国所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