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临,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迎来旅游热潮,省内外的研学团、亲子旅行团等游客纷至沓来,实地探寻远古生物的奥秘,切身感受2.2亿年前的生命奇迹。

航拍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
“能亲眼见到两亿年前的鱼龙、海龙、海百合等古生物化石,让我非常震撼,又通过讲解了解到在远古时期这里是一片汪洋,是经过数亿年变化形成了现在的地貌特征,很值得人们参观学习。”在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内,来自广东的游客孔彦舟带着孩子仔细参观展柜里的各种化石,认真聆听讲解员的精彩解说,表示获益匪浅,不虚此行。

游客在鱼龙原位保护馆内参观
游客进园后除了可以在一、二、三号鱼龙原位保护馆和博物馆里观赏、了解已发掘的各种化石之外,还能在情景再现厅中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身临其境感受2.2亿年前古海洋生态情景,在化石挖掘区里亲自动手采掘、珍藏小化石。
在化石挖掘区,前来体验的孩子们佩戴护目镜,手持地质锤,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敲击石块,仔细寻找海百合、菊石等化石,在近距离接触化石的过程中学习到丰富的地质知识。
小朋友在化石挖掘区体验
“在参观、挖掘化石的过程中,孩子打开了眼界,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非常庆幸来到关岭感受那么好的暑假研学体验。”来自天津的游客白吉迪说。
据了解,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的化石保护面积分布达200平方公里,埋藏的化石群是2.2亿年前的海生爬行动物(鱼龙、海龙、楯齿龙)、海百合,以及菊石、双壳类、腕足类、鹦鹉螺、鱼类和陆地生长异地保存的古植物化石遗迹。其化石群埋藏之集中,门类之齐全,数量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堪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晚三叠世化石宝库,是探索两亿年前(晚三叠世时期)海洋生物的一个重要窗口,研究生物多样性、集群死亡,生物超常规保存和埋藏的“天然博物馆”。
游客在博物馆内参观
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景区管理中心主任陈太贵介绍:“我们景区今年暑假推出了全国大中小学生、60岁以上老人免门票等众多优惠活动,并且进一步加强了景区管理,升级了软硬件设施,增加了人员保障,提升了服务质量,切实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好的观览游玩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