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名哈佛生接受港科大录取
2025年5月23日,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向哈佛大学的国际学生群体伸出了援手,宣布将无条件录取其本科学生、研究生以及已获得哈佛学位课程录取资格的学生,并承诺提供全面的学术支持。
6月25日,港科大向记者透露,自从宣布为受近期美国政策变动影响的国际学生提供支持措施以来,学校已经收到了来自全球各地近百位学生的咨询。
到目前为止,港科大已向六位持有哈佛录取通知书或正在哈佛就读的研究生发出了录取通知。这些学生的研究领域广泛,涵盖了科学、技术、人文学科以及跨学科领域。其中,来自巴基斯坦、格鲁吉亚和中国内地的五位申请人已经接受了港科大的录取。
港科大同时表示,学校已收到近两万份申请,竞争2025/26学年面向非本地本科生的约800个入学名额,这一申请量创下了历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学生的申请数量增长尤其显著,比去年增加了约40%。
港科大本科招生及入学事务处处长刘梦琳教授表示:“多元化是港科大发展的核心基础。作为香港国际教育领域的领先者,我们的非本地本科生中,近一半来自中国内地以外的地区,国际本科生比例之高在香港高校中位居首位。目前我们已收到来自超过85个国家和地区的入学申请,这充分体现了我们致力于将香港打造成全球顶尖人才首选留学目的地的努力。”
来源:南方都市报
马来西亚从7月起对留学生征税
马来西亚政府宣布,自 2025年7月1日起,将向就读于私立教育机构的国际学生(非马来西亚籍学生)收取 6% 的服务税。这项新税收适用于为国际学生提供服务的私立幼儿园、中小学、学院、大学以及语言中心。
此税项是马来西亚修订后的销售与服务税 (SST) 制度的一部分。具体规定如下:
马来西亚财政部本月早些时候公布了此项措施,称其目的是“通过增加收入和扩大税基来巩固国家财政状况,同时不会给大多数马来西亚人带来不当负担”。
值得关注的是,此项新税可能影响马来西亚《教育发展蓝图(2015-2025)》中设定的 2025 年吸引 25 万国际学生的目标。英国文化协会 (British Council) 向《派新闻》(The Pie News) 表示:“虽然扩大的 SST 不会影响马来西亚本国的高等教育学生(他们构成了马来西亚学生的主体),但征收 SST 很可能会影响英国跨国教育 (TNE) 项目的招生。这些项目主要在马来西亚与当地私立机构合作运营,并接收大量国际学生。这也可能影响马来西亚作为留学目的地的吸引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对价格较敏感的发展中国家学生。”
英国文化协会已建议英国相关院校咨询其马来西亚合作伙伴以获取更清晰的信息,并愿意协助他们联系税务专业人士。马来西亚长期以来一直与英国院校合作,在当地提供英国学历课程。
来源:The Economic Times
加拿大限令导致失业率上涨,留学生流失40%
马克·卡尼领导的加拿大自由党政府正计划与各省份、大学及学生就国际学生限额政策展开磋商。自2024年1月该上限政策实施以来,高等教育领域已因此损失了8,260个工作岗位。
移民、难民和公民事务部长莉娜·梅特莱格·迪亚布在接受《大学事务》采访时暗示,限额可能进行调整,这给受重创的教育行业带来一丝希望。她表示,联邦政府认识到教育对许多地区的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但加拿大民众希望确保我们拥有一个可持续的系统”。
然而,该部一位发言人表达了更为谨慎的立场。她强调,确保学院和大学获得充足资金是各省份的责任。联邦政府去年设定限额时,指出大量国际学生涌入加剧了住房短缺问题。
安大略省受影响最为严重,绝大多数岗位流失发生在此地,且该省人均学生拨款在十个省份中最低。发言人称:“教育属于省和地区政府的职责范围——为高等教育机构提供充足资金亦是如此。”
在学签限额实施前,全国高校普遍依赖国际学生的学费收入来填补预算缺口。高等教育顾问肯·斯蒂尔持续追踪岗位流失数量,形势逐月恶化。5月他报告损失超5,000个岗位,如今随着机构应对财务挑战,该数字已急剧上升。
裁员类型包括已宣布的解雇、待实施的削减计划以及提前退休。斯蒂尔指出,这些仅是已公布的损失,机构私下可能还进行了更多裁员。
损失不仅限于就业。斯蒂尔表示,今年全国高校财政损失达27亿加元。同时,583个高校专业被暂停,学习机会收窄。
安省学院裁员规模最大:多伦多百年理工学院损失超750个岗位,奥克维尔谢里丹学院有656个岗位消失。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魁北克省也受重创,蒙特利尔的康考迪亚大学裁减200个职位,麦吉尔大学裁减401个。
斯蒂尔呼吁联邦政府宣布“任务完成”并放宽学签限额以保障就业。他指出:“移民部在减少临时外劳和国际签证学生方面已超额达标,且多伦多等主要城市住房成本开始下降。” 这些岗位流失正值卡尼政府担忧美国总统特朗普加征关税带来的经济损害之际。人们担心加拿大经济正步入衰退(5月失业率升至7%,近十年新高),这将导致更多失业。
斯蒂尔主张:“联邦政府在寻求提振经济、支持受关税影响的主要雇主时,也应认真考虑如何扶持高等教育行业。政策突变造成的伤害源自国内(渥太华)而非国外(华盛顿)。” 今年学签限额设定为43.7万份。自2024年1月宣布限制以来,联邦政府已将国际学生数量削减了40%。
来源:the pie news
哈佛肯尼迪学院或将允许国际学生在线或在加拿大学习
哈佛肯尼迪学院(HKS)周二宣布,若国际学生下学年无法入境美国,学院可能允许他们在线学习,或在多伦多大学完成学业。
学院官网说明,备选方案仅在“因签证或入境限制无法赴美的学生有足够需求时”启动。院长杰里米·M·温斯坦在致师生邮件中写道:“我们期待秋季在校园相见,若无法实现,我们将把学院送到你身边。”
此举显示哈佛仍在做最坏打算,尽管学校近期在法庭上多次胜诉特朗普政府。政府两项主要针对哈佛国际学生的举措——撤销其“学生和交流访问者项目”(SEVP)认证、禁止持哈佛担保的F/J签证者入境——均被初步禁令叫停,效力将持续至案件最终裁决。
但威胁仍未解除:美国国土安全部已启动第二轮撤销SEVP认证程序,可能于周五后生效;尽管联邦政府指示不得基于5月22日的SEVP撤销决定拒签,但许多学生签证申请仍可能被领事官员置于“行政审查”状态,导致行程延误;另一项针对12国公民的全面旅行禁令及对7国的入境限制,也可能阻碍肯尼迪学院新生及老生返美。该院国际学生占比高达59%,去年有5名主要国籍属禁令名单国家。
温斯坦称初步禁令是“好消息”,表示诉讼期间国际学生“应能”获签入境。但若备选方案启动,受签证限制或旅行禁令影响的HKS学生有两种选择:被拒入境者可在线学习课程;老生还可选择在多伦多大学蒙克全球事务与公共政策学院注册访学项目。
在线学生学年内可参加三次美国境外城市的线下集训,修读短期学分课程。选择多伦多的学生将接受HKS与蒙克学院教师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作为蒙克学院全日制学生注册,但最终仅获HKS学位。
尽管备选方案需经新英格兰高等教育委员会批准,且学生需办理加拿大签证,但蒙克学院创始主任珍妮丝·G·斯坦表示这是“特殊时期”的合作,期待为两校学生提供共享学术体验。HKS本周将为国际学生举行线上说明会,需使用备选方案者需在本月底前完成意向调查。
温斯坦强调学院首要目标仍是校园教学,并将持续支持国际学生申请签证,但他同时表示:“若需启动这些项目,我有充分信心能为参与者提供世界一流的HKS学习体验。”
来源:The Harvard Crimson
英国百年女校玛格丽特女校宣布关闭
英国约克郡的百年名校——玛格丽特女校(Queen Margaret's School for Girls)宣布,将在今年夏末学期结束后(7月5日)正式关闭。
图源:玛格丽特女校官网
学校在公告中称,关闭是多重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
面对困境,学校在过去18个月里也曾努力寻求出路,包括更换管理层、加强招生宣传、尝试与其他学校合并或出售等。遗憾的是,这些自救措施最终未能填补巨大的财政缺口,无法挽回关闭的命运。
来源:玛格丽特女校官网,留学咖啡馆
EduKnow一周快讯
活动回顾
6月23日-背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