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行业  企业  可以  北京  服务  上海  选择  使用  怎么 

农贸市场变形记② | “菜篮子”升级为乡村振兴添光彩 实现城区与村镇农贸市场改造“同频共振”

   日期:2025-09-24     移动:http://mob.kub2b.com/quote/2338.html

2021年1月10日,新会区濠桥市场完成升级改造并正式投入使用,改造后的濠桥市场现代风的设计风格令人耳目一新,更是处处体现了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规范化,新增了多元化形态,融入了互动运营理念,为老百姓兜起了幸福感满满的“菜篮子”。

濠桥市场是新会全面推进农贸市场改造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江门市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新会区对全区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建设改造和管理提升,构建与人口、产业、城市品位相适应的环境卫生、食品安全、价格合理、管理规范、供应稳定、智慧便民的农贸市场体系。

2018年至2021年,新会区完成全区61个农贸市场改造的任务。今年,该区全面启动三江官田、司前昆仑、大鳌深滘和双水塔岭4个圩日市场的升级改造,目前4个圩日市场正在有序施工中,预计2022年6月15日前完成改造。

村镇与城区居民

感受到同样的幸福

农贸市场,承载了一个城市的烟火气,更是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餐桌。伴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如今不少农贸市场被后续建成的现代化建筑群环绕,如何有效利用城市空间对传统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使其有机融入城市化的同时继续承载烟火气,成为了各职能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已经在这里经营近30年了。改造后的濠桥市场,不仅顾客感到舒适,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经营也很开心。”同花商店负责人刘小慧说。

从濠桥市场正门进入,智能测温机器人会自动测温,同时提醒行人佩戴好口罩;进入市场内部,环境宽敞明亮、干净整洁、温度宜人,鲜活、生熟、干湿严格分开,功能分区清晰、布局合理;在快检室里,工作人员每天对进入市场的肉菜进行抽样检测并及时向公众公示检测结果;每个档口的电子屏上展示档主姓名电话、相关经营证书、抽检合格率、顾客评价、收款二维码等信息,让每位顾客买得安心、食得放心……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alt="农贸市场变形记② | “菜篮子”升级为乡村振兴添光彩 实现城区与村镇农贸市场改造“同频共振”"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cms-bucket.ws.126.net%2F2022%2F0527%2F9e23ab10j00rcistk002hc000u000k0c.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

△从濠桥市场正门进入,智能测温机器人会自动测温

升级改造后的濠桥市场是新会区农贸市场改造的样板之一。在新会,“超市化”农贸市场改造不仅仅是城区的专属,即使在乡镇、村居,也能让市民感受到农贸市场改造带来的满满的惊喜。

在新会区司前镇河村市场,1600多平方米的市场共设21个铺位、40个摊位,经营种类涵盖蔬菜、瓜果、水产品、禽蛋、肉类、粮油、熟食、调味品等,布局合理,通道干净整洁,摊位规划整齐,功能分区清晰,配套设施完善。鲜肉区、水产区、蔬菜区分区规范,蔬菜、瓜果、鱼肉摆放整齐,地面干爽洁净,大大提升群众购物的舒适度。

值得一提的是,河村市场还专门设置了60平方米左右的农产品自产自销区,供附近有需求的居民前来售卖。“这里是不收我们租金的,而且改造后的市场像超市一样,环境特别好,再也不用担心日晒雨淋了。”邓阿姨经常会拿些自己种的蔬菜来农产品自产自销区售卖,对这个区域的设置评价非常高。而市场经营者也不断强化食品安全检测等配套服务,真正让老百姓感受到便利。

创新菜场品牌

助力乡村振兴

农贸市场作为群众“菜篮子”商品供应的主要场所,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备受大家关注和期待。

新会区司前中心市场原是司前镇群众的一个“老菜篮子”,经过2020年的升级改造,摇身一变成为占地3400平方米,设有192个摊(铺)位,配备排污系统、消防系统、快检室等硬件设施的“超市化”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成效也获得群众的一致好评。

除了硬件设施和运营理念的改造提升外,这个农贸市场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隐藏在市场里的不少“宝藏”特色美食,逛市场就如逛“美食展”。通过创新升级菜场品牌,司前中心市场成为了个体品牌经济的孵化器,目前已有司前三宝中的温蛋、糖不甩等特色名小吃店入驻。

“我们在司前中心市场已经经营了28年。改造后的市场不仅环境像超市,更是帮助我们打造了特色饮食品牌。一到周末或者节假日,我们的摊位前经常排长队,还有‘网红’前来拍摄打卡。”炎记司前温蛋经营者梁雪如说。

61个农贸市场

入驻“邑食安-阳光市场”App

农贸市场改造,不仅仅是升级外观,更需要提升内在。

据介绍,新会区建立了挂点包干联系工作制度,各镇(街)分管领导、市场监管所和区市场监管局机关人员分别挂点包干全区农贸市场。镇街、市场监管、城管、公安(交警)、市场开办方联合建立起“五位一体”整治机制,定期开展市场联合整治,确保工作有人抓、问题有人管、责任有人担。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alt="农贸市场变形记② | “菜篮子”升级为乡村振兴添光彩 实现城区与村镇农贸市场改造“同频共振”"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cms-bucket.ws.126.net%2F2022%2F0527%2F612af044j00rcistl003dc000u000k0c.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

△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对农贸市场食品溯源进行检查

全区61个农贸市场100%入驻“邑食安-阳光市场”App,开展野生动物管控、1110制度落实、食品安全等自查、巡查,全面落实农贸市场开办方、驻场监管人员职责。全区市场均配备快检室、快检员、快检设备、耗材以及试剂,及时公示检测结果。

同时,新会在全区市场推行实施疫情防控督导员制度,相关人员统一戴“防疫督导员”标志上岗。全区市场建立应急隔离室,配备通风设备和防疫物资,为健康状况异常、健康信息异常人员提供临时隔离场所。

新会区还创新利用考试助手小程序,不定期发布疫情防控小知识试题,对农贸市场内进口冷链经营单位进行线上培训考核,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知识水平。

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下,新会区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通过这次“大变脸”,为城市品质提升和“菜篮子”升级,助力乡村振兴探索“新会经验”。

往期推荐

农贸市场变形记① | 小改造凸显大民生 蓬江区52个农贸市场实现“华丽变身”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alt="棠下镇组织开展分级分层区域核酸检测"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cms-bucket.ws.126.net%2F2021%2F1211%2Fd876eec8j00r3xj7r0070c000zk00knc.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style="text-align: center;" />

本文地址:http://baitong.kub2b.com/quote/2338.html     企库往网 http://baitong.kub2b.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