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行业  企业  可以  北京  服务  上海  选择  使用  怎么 

军报·22期 | 印前中将:中印边界难改,把实控线划为红线就是答案

   日期:2025-09-24     移动:http://mob.kub2b.com/quote/2336.html

阵风战机订单积压,无法及时对印交付


印度国防研究网(IDRW)11月2日报道,达索(DS)公司生产积压,延宕印继续购买“阵风”战斗机的计划。2016年印与法达索公司签订36架阵风战机采购合同。达索当时承诺将集中资源生产,拟于2020年交付首架战机,并在36个月内全部交付完毕。然而,达索已积压来自埃及、希腊、阿联酋、印尼等国约180架阵风战机的订单,虽然正加快制造速度,但每月产量仅两架。如果印继续订购,新战机交付时间将推迟6-7年。据悉,印空军可能考虑租赁阵风,或选择国产光辉战机或“先进中型战斗机”作为替代方案同时,印正在考虑与达索谈判以增加生产优先权,或在印设立更多装配线或维修线,促进联合生产、技术转让等合作。


图片
图源:网络


瑞典萨博公司积极对印出售鹰狮战机


印度国防研究网(IDRW)11月5日报道,瑞典国防企业萨博(Saab)积极参与印空军“多用途战斗机”(MRFA)项目招标,寻求对印出售鹰狮-E(Gripen E)战机。萨博重申将助力“印度制造”,计划在印进行部分开发工作,并采用多种印本土制造的武器。据萨博内部知情人士透露,萨博将与印空军飞机和系统试飞院(ASTE)合作,共同开发武器集成所需软件,简化武器集成过程,并将根据印作战需求定制鹰狮-E,增强战机多功能战斗特性,使之与印国防基础设施兼容。据悉,鹰狮-E将搭载Raven ES-05雷达,但尚不清楚印空军是否要求获得完整的雷达源代码。


图片

图源:网络


印海军透露舰载机招标内幕


印度国防研究网(IDRW)11月5日报道,印海军选择法国阵风M(Rafale-M)作为航母舰载机,放弃波音公司F/A-18E/F“超级大黄蜂”(Super Hornet)战机。2022年,印海军在果阿汉萨航空基地(INS Hansa)测试两款舰载战斗机,结果显示“阵风M在几个关键技术标准上优于超级大黄蜂”,主要差异在于阵风M额外配备集成的红外搜索和跟踪(IRST)系统。IRST系统是一种被动式红外跟踪传感器,可使战机不发射雷达波就能探测和跟踪敌机,增强阵风M的隐形攻击能力。据悉,波音公司已提供吊舱式IRST解决方案,但恐严重影响超级大黄蜂的燃油效率和武器装载能力,不利于开展“需要高度隐身和多功能性的长期作战任务”。此外,波音公司吊舱式IRST仍在测试阶段,尚未达到操作成熟度。


图片
图源:网络


印再次订购西格绍尔突击步枪


印《经济时报》11月6日报道,美武器制造商西格绍尔(Sig Sauer)宣布与印签订第二份Sig 716突击步枪供货协议,并计划在印生产部分枪支。西格绍尔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恩·科恩(Ron Cohen)表示,此前已向印国防部和内政部交付72500 支Sig 716突击步枪,新订单要求2025年再交付73000支。该公司宣布与总部位于印度浦那的尼贝(Nibe)集团合作,并表示“印已成为西格绍尔全球最大的采购来源,未来将不断提高在印制造的零部件比例”。


图片
图源:网络


印计划退役“光线”教练机


印度国防研究网(IDRW)11月10日报道,印空军计划2025年退役HJT-16光线(Kiran)教练机,但新型教练机测试进展不佳。“光线”教练机是一款中级喷气式教练机,由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设计制造,用于印空军中级飞行员训练,已服役40余年,目前仍有70余架在役。印空军原计划以HAL自主研发的HJT-36星(Sitara)教练机作为“光线”的替代方案,但开发过程遭遇系列挫折,包括初始测试阶段的稳定性和性能问题,严重延缓飞机认证进度。目前“星”教练机仍未获准全面投产与服役,“光线”教练机退役进程将增加HAL研发压力。


图片
图源:印度国防新闻网


印陆军为T-90主战坦克配备无人机


印度国防新闻网(Defence.in)11月4日报道,印陆军为T-90主战坦克配备第一人称视角(FPV)无人机,以增强坦克操作员的实时空中监视和战场态势感知能力。T-90坦克炮塔左侧上部配有专门存放无人机的嵌套箱,无人机直接从坦克舱口起飞,无需外部支持即可即时侦察。据悉,该无人机既可以手动操作,也可以通过预先编程实现自动侦查,并将实时视频源传输至坦克指挥界面的显示器。这种“鸟瞰视图”将提供敌人位置、隐藏障碍物和潜在伏击等信息,帮助坦克操作员准确评估战场情况,快速做出战术决策并采取下一步行动。


图片
图源:OMCT网站


印孟两国陆军参谋长举行秘密会谈


《印刷报》11月6日报道,印陆军参谋长德维维迪(Upendra Dwivedi)与孟加拉国陆军参谋长瓦克·扎曼(Waker-Uz-Zaman)举行孟政治变局后首次会谈,讨论“共同利益”等问题。印陆军一份声明称,他们“就双边防务合作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在孟政局动荡之际,此次互动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孟政治动荡后,印对巴基斯坦、中国试图加强对孟影响力感到担忧;二是印高度关注孟印度教徒遭袭事件,孟临时政府已向印保证将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少数群体安全;三是印孟拥有超过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存在非法移民、走私毒品和武器等问题,鉴于孟处于特殊时期,印担心边境地区此类违法事件高发。印媒认为,扎曼本人与印军方领导层关系良好,除保持两国外交渠道畅通外,继续与孟军方进行军事接触也很重要,考虑孟正处于政治过渡时期,军方在确保国家安全、维护法律和秩序、权力的顺利移交等方面势必发挥重要作用。


图片
印澳军事演习合照。图源:亚洲国际新闻通讯社(ANI)


印澳举行联合军事演习


印新闻信息局(PIB)11月8日报道,印澳在马哈拉施特拉邦浦那举行第三届“AUSTRA HIND”联合军事演习。11月8日-21日,第三届“AUSTRA HIND”联合军事演习在马邦举行,自2022年在印举办以来,该联演已成为印澳交替举行的年度活动,有效加强两国军事合作,促进两国伙伴关系,并分享实践经验。此次演习中,印方派出一支140人的特遣队,包括印陆军步多格拉团(DOGRA Regiment)的一个营、14名空军人员。澳陆军特遣队主要由澳第2师第10旅的第13轻骑兵团的120人组成。演习主要目的是提升两军在半城市环境和半沙漠地形中“次常规行动”的互操作性。演习内容包括应对占领特定领土的恐怖行动、建立联合行动中心、开展突袭、搜索和摧毁任务等联合反恐行动,保障直升机停机坪、应用无人机、反无人机措施以及特种直升机行动等。


图片
印快速拦截艇在莫桑比克。图源:印度海军


印赠送莫桑比克两艘快速拦截艇


印《国防邮报》11月13日报道,印赠送莫桑比克海军两艘快速拦截艇(interceptor vessels),旨在加强莫桑比克维护海上安全的能力。据悉,莫桑比克政府拟将两艘拦截艇用于打击海上恐怖主义、海盗活动,以及打击莫桑比克德尔加杜角省的叛乱。快速拦截艇速度可达45节(83公里/小时),配备机枪和防弹舱,可容纳5名船员,能够支持搜索和救援人员、特种部队行动及高速舰艇拦截和登临任务。此前,印早已于2019年赠送莫桑比克两艘拦截艇。


图片

VINBAX- 2024演习现场图。图源:sudarshan news网站


印越举行2024年联合国维和双边演习


亚洲国际新闻通讯社(ANI)11月22日报道,印度-越南2024年联合国维和双边演习(VINBAX-2024)在印举行,标志两国在加强防务关系和增强互信方面迈出重要一步。11月4日至23日,第五届印越联合国维和双边演习在印哈里亚纳邦安巴拉举行,旨在提高双边联合军事行动能力,特别是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执行工程任务的能力。此次演习规模相较以往有所扩大,为首次“双军种”演习,包括印陆军和空军人员,印军派遣47名人员,越南人民军派员数量与印军相当。此次演习重点旨在提高在维和任务中联合部署战斗工程连和医疗队的能力,科目包括人道主义援助、灾难救援演示、设备展示。


图片
图源:印新闻信息局(PIB)


印国防参谋长乔汉访问阿尔及利亚


印新闻信息局(PIB)11月4日报道,印国防参谋长乔汉(Anil Chauhan)率高级军事代表团访问阿尔及利亚进行为期四天的访问。期间,乔汉与阿国民军总参谋长赛义德·申里哈(Said Chanegriha)签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防合作备忘录,为两国各领域长期合作奠定基础。乔汉在高等战争学院(the Higher War College)发表讲话:印阿有共同历史济议、相似的价值观和地理优势,并称“一个国家的核心战略观是由其地理和历史经验决定的”。乔汉呼吁和平解决全球冲突。他说:“印始终支持和平解决全球冲突。印在阿尔及利亚重建了防务联队,并欢迎阿防务联队在印重新开放。”这次高层访问是对印总统穆尔穆(Droupadi Murmu)10月访问阿尔及利亚的补充,凸显两国深化外交、军事和战略合作的强烈政治意愿。


图片
图源:网络


政治因素如何限制印空军发展?


印度国防研究网(IDRW)11月4日发表题为《政府不作为导致印空军难以重建战斗机编队》的评论文章认为,由于印政府不作为、官僚主义盛行、优先事项混乱,印空军先进战机采购计划已拖延二十余年,严重破坏印军现代化发展进程。


21世纪初,印启动中型多用途战斗机(MMRCA)计划,计划采购126架战斗机以振兴空军机队。印政府经过漫长的评估与争执,2012年选定法国达索公司的“阵风”战斗机,但由于谈判过程印官僚作风严重、定价和补偿协商不一,且谈判拖延不决,达索公司未能获得合同协议。


2014年印人党上台后宣布紧急采购36架“阵风”战斗机,以应对印空军的迫切需求。然而,这一举措被指“仅仅是在拖延不可避免的大规模采购计划”,印仍未制定统一战略以满足印空军需求,“阵风”战斗机交易本身也卷入执政党与反对派之间激烈的政治斗争。


目前,印空军战斗机中队数量已降至约30个,远低于所需的42个,且大部分空军装备已经过时或接近使用寿命。在中巴两国积极扩充,并发展现代化空军的背景下,印空军战斗机中队数量减少已成为印国防的一大弱点。


文章指出,印历届政府都有责任确保国防采购的动力来源是战略需求,而不是政治斗争。印空军也不应继续坐等“政治阶层”满足其防务需求,而应通过改革国防采购流程、加强政治意愿、强化问责机制确保印空军有效应对现有威胁与未来挑战。


图片
图源:网络


为什么巴基斯坦军购效率高于印度?


印度国防研究网(IDRW)11月4日发表题为《财力有限的巴基斯坦,为什么反何实现快速军购?》的评论文章认为,尽管巴面临高膨胀、高债务等经济困境,但其军队现代化进程迅速。相比之下,印空军经济规模和国防预算远优于巴,但军事采购却屡屡延误。文章详细分析五大因素对印巴军购的不同影响。


一是权力主导。巴军队对政府影响力较大,在国防政策、采购决策制定方面具有几乎绝对的话语权,当军方确定采购计划后,将指导政府迅速推进。而印作为民选政府,更注重国防采购透明度,要求落实问责制度。印军采购计划经常面临政府质询和调查,而严格的制衡措施也大大减缓印军购速度。


二是决策流程。巴国防机构的决策过程相对精简和集中,有助于加快决策速度,减少官僚主义拖累。印军购决策流程更为复杂且效率低下,涉及国防部、各种采购和财务委员会,及各级地方政府审批,导致大量采购延误。


三是财政支持。巴高度依赖中、美两国的经济支持和信贷优惠,能够快速采购现代化装备,前期财务负担较轻。虽然印也与美、俄、法等军事大国建立密切防务关系,但其军购主要依赖国内财政支持,财政压力较大。


四是研发模式。巴通过与中国开展军事技术合作,以较低成本获得武器装备或开发合资项目,包括中巴共同开发的JF-17战机。而印强调在“印度制造”下建立自给自足的国防工业体系,虽然这对长期战略自主至关重要,但时间、投资、协调成本过高,加剧采购过程的复杂性。


五是采购策略。巴军秉持务实立场,优先考虑价格合理、易于维护且符合战略需求的平台,因此保持较低运营成本。印则青睐尖端技术与极其昂贵的武器装备,不仅加大军购财政压力,而且导致交付延迟且装备数量不足。


本文地址:http://baitong.kub2b.com/quote/2336.html     企库往网 http://baitong.kub2b.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