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反黑刑侦剧,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
只不过,端看国产剧的市场反响,反派西风压倒正派东风的时候,要多得多。
即便有“立场不够正义”“三观不够端正”的门槛,观众还是难以抵抗“邪恶又迷人”的反派。
在看剧时,观众还是容易代入反派视角,为他们揪着一颗心,期盼他们能一次又一次逃出生天。
《狂飙》如是,《猎冰》如是,《扫毒风暴》亦如是。
即便《狂飙》中安欣成了剧内剧外的白月光,角色给张译的加成,还是比不过高启强对张颂文的加成。
《猎冰》更是完全没有平衡可言,正反派人物的丰满程度对比,前者干瘪羸弱,后者黄宗伟(张颂文饰)高智多谋。
再到《扫毒风暴》,请来段奕宏与秦昊两位影帝对弈。
这一出猫鼠游戏从演员层面绝对势均力敌,只是故事越推进,人心就越偏向秦昊饰演的卢少骅。
寻根究底,还是因为真实的力量,那些想象的、虚构的、挪用的故事堆叠在正派人物身上,并不能起到让正派人物更鲜活的作用。
但诞生于黑暗的、残忍的、疯狂的刘招华的真实人生,只用截取其中几个片段就足以撑起一个迷人的反派角色。
刘招华,广大中国观众最熟悉的陌生人之一。
千禧年间播出,成就王志文台词之王地位的缉毒剧《黑冰》,其中反派角色郭小鹏,部分故事便取材自刘招华。
原型是刘招华的《猎冰》黄宗伟,也已成为2024年留在观众记忆中的经典角色之一。
《扫毒风暴》中逐渐走上犯罪道路的反派卢少骅,原型也是这位毒品界传奇人物刘招华。
他们提炼、放大刘招华的某一个侧面,成为了一个完整的角色。
郭小鹏善于诡辩。
比起辍学的刘招华,郭小鹏多了化学博士的名头,多了走火入魔一般的执迷。
刘招华的诡辩,互联网上传播甚广——
”人家用鸦片打开中国人的大门,我也可以用毒品打开他们的大门“。
因为诡辩金句,他曾在互联网上翻红,得了个“爱国毒枭”的名头。
郭小鹏的诡辩,被艺术加工后融入哲学思想。
叠加王志文出神入化的台词功力,将犯人坦白的场景变成传教现场。
”在你的眼里我一定是个十恶不赦的死刑犯,可是在我自己和那千万个不幸的灵魂的心目中,我是一个英雄,我是他的救星,福音“。
电视剧《黑冰》剧照
黄宗伟像开了上帝视角的刘招华。
逃亡不慌不忙,人情练达,善施小惠,残存不多的人性也有不少高光时刻。
电视剧《猎冰》剧照
卢少骅与刘招华的人生经历重叠度更高,超群的化学能力,保卫科到公安的职业,逃亡时的松驰。
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拿捏。
以上角色最还原,还是刘招华的制毒天赋,对化学的天生敏感。
郭小鹏一生醉心于研发新型毒品,并想要用此来报复人类社会,“解放“他口中没有精神供应的底层人类。
电视剧《黑冰》剧照
黄宗伟掌握了独家技术,逃亡到随机陌生城市,都会被当地黑道大佬封为上宾,“技术入股”,合伙发财。
刘招华研发独家方法,降本增效,将成本降至每克几毛钱,纯度高达99%,打破产能限制。
卢少骅在剧中同样以低成本、高纯度冰毒打开市场,并通过“新手毒师”的视角复刻了刘招华的技术突破过程。
在种种机缘巧合下,摸索出了一套成本极低,产量极高的制毒秘方。
有人对比过几大知名毒枭的制毒效率,刘招华自研出的方法,成本是《绝命毒师》老白成本的1/7,是广东制毒第一村博社村早期制毒成本的1/50。

因为“手艺”,刘招华一度声名远播,远到大洋彼岸墨西哥大毒枭古兹曼花重金寻找他,希望和他达成合作。
辍学之前的刘招华,参加过省级的中学化学竞赛,拿了二等奖。
在边防支队当武警时,他受台湾人点拨,用麻黄碱一试就成功合成冰毒,剂量50克。
后来辞职下海,刘招华和从事走私贩毒的陈文印一拍即合——贩毒,制毒。以研制减肥药的名义请教大学退休教授,不用麻黄素,一步合成,做出纯度极高的冰毒。
电视剧《扫毒风暴》剧照
在刘招华被警方抓获的现场,发现有两本书,一本是《财神传》,一本是《精细化学品及中间体手册》。
电视剧《猎冰》剧照
和制毒才能一样出名的,是刘招华的反侦察事迹。
《猎冰》里黄宗伟一次又一次卡在警察到达犯罪现场的紧要关头,金蝉脱壳。
《扫毒风暴》里卢少骅在旁听席上,听到同党要反水那一刻才起身走人。在被抓捕前,敢捎带抓他的警察走一程,半途将人甩飞逃亡。
现实中的确如此,与刘招华一同贩毒的陈文印被抓,他和剧里一样,在审判现场旁听到陈文印改口要供出自己后,才收拾东西逃走。
1999年,同一部电梯内,便衣警察按下8楼。察觉气氛不对的刘招华,按下七楼,买了一辆自行车慢悠悠骑出警方设下的缉查关卡。
公安部以悬赏的方式公开通缉五大毒枭,电视上放出他大头照时,他还和烟酒店的老板打趣,“你看他像不像我?”
被举报后,刘招华逃到废弃的军事防空洞,生活了十六天。警方后来发现,山洞里,他挑衅似的留下了自己的化名,“李森到此一游”,在难以发现的山洞尽头,他留下了自己的真实姓名,刘招华。
《扫毒风暴》估计是最忠于原始故事的改编,无论是卢少骅,还是李木青,都与原型人物的名字,有着显而易见的联系。
被抓之后,刘招华的自大与狂妄直接地展现在镜头前。
“你们不要想做什么圈套,你们想知道什么事情,给我列一个清单,不要想用智慧战胜我。”
他用“爱国”幌子将自己包装——
刘招华逃亡的8年时间,中国境内缴获冰毒数量翻了40多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