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企业  可以  哪些  选择  百度  使用  page  音视频    搜索引擎 

AI浪潮下人人可写科幻?

   日期:2025-08-05     作者:caijiyuan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baitong.kub2b.com/mobile/news/1193.html
核心提示:7月25日,《科幻文学研究手册》读者见面会在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举行。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教授、科学与人类想象力

7月25日,《科幻文学研究手册》读者见面会在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举行。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教授、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吴岩作为主讲嘉宾,聚焦活动主题“人工智能时代的科幻未来学”,向公众推介科幻研究新理论、新方法。

图片

活动现场。重庆大学出版社供图

图片

《科幻文学研究手册》封面。重庆大学出版社供图

据吴岩介绍,尽管《三体》带动了中国科幻的繁荣,但行业长期面临信息缺失、文献覆盖不足等问题。由重庆大学出版社2025年3月出版的《科幻文学研究手册》,构建了完整知识体系,涵盖核心概念、发展历程、实操方法及教育路径,既为研究者提供学术规范,也为创作者提供对抗AI同质化的理论武器。

吴岩结合自身创作实践及研究生涯指出,AI技术正重塑科幻生态:“精准自主写作”技术让“人人可创作”成为可能,“按需印刷”催生个性化出版及“小羊圈文学”,其团队开发的AI工具“熔炼”可自动完成大纲、人设等写作核心环节。因此,创作者需兼具“AI协作者”与“范式破坏者”双重身份:既能高效运用智能工具,又能突破传统框架探索新表达。

吴岩以古典名著《西游记》为例,阐释“万物有智”的设定与当代多智能体研究的契合性,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学价值。现场还分享了科幻小说《中国轨道号》、科幻戏剧《云身》等作品案例,呼吁科幻教育应培养青少年的开放心态与创新思维。

图片

活动现场。重庆大学出版社供图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受邀出席现场。他表示,人工智能时代的图书出版需格外重视科幻作品,以助力年轻人保持想象力与好奇心,延续人类创新力量。重庆大学副校长邓绍江提及该校正推动建设“弘深医生”项目,将科幻构想融入未来医疗。重庆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杨新涯建议,将科幻作为研究方法纳入教学,构建科幻文学大数据平台,助力科学决策。(晏红霞)

本文地址:http://baitong.kub2b.com/news/1193.html     企库往 http://baitong.kub2b.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更多>同类最新文章
0相关评论

文章列表
相关文章
最新动态
推荐图文
最新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