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通过ESG战略落地、推进ESG创新实践、深化ESG治理管理,逐步树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标杆形象。”
7月30日下午,在2025浙商ESG大会上,吉利汽车集团ESG负责人俞绍华以《绿色制造与低碳转型》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如何在绿色制造与低碳转型过程中贡献吉利力量?
俞绍华介绍,吉利汽车以“气候中和”为核心战略,明确以2020年为基准年,到2025年单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减少25%以上,2045年实现碳中和目标,逐步形成具有吉利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在制造端,吉利汽车围绕着能源的清洁化、制造的智能化,持续加大新质生产力在制造环节中节能降碳方面的应用。截至2024年底,吉利汽车在制造端已经提前实现了2025年下降50%的目标,今年再度把目标提升为下降75%。
通过无废设计、无废制造、无废供应链及无废循环四大方面,吉利汽车打造了行业领先的“全链条无废管理模式”,是汽车行业唯一一家入选首批国家级“无废企业”。目前吉利汽车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12家,无废工厂11家。
整车制造基地不仅承载着汽车制造的核心功能,也肩负着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的责任。俞绍华还表示,吉利汽车持续关注整车制造基地与周边自然环境,努力构建富有气候与自然韧性的整车制造基地。
俞绍华称,为深化供应链管理,吉利汽车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全面的自主开发供应链数字化管理体系。首先是将吉利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碳管理的“吉碳云”数字化平台,其次是针对产品供应链原材料进行区块链溯源的“吉溯云”平台。
目前,吉利汽车通过“吉碳云”的平台已经完成了超过1万种零部件产品碳足迹核算,依托“吉溯云”平台实现了1600余家供应商原材料的溯源。
以Z10为例,吉利汽车通过开展电池包的碳足迹的核算,对关键原材料从整车至源头的供应链溯源,以保障出口的合规要求的同时,让吉利汽车的产品在国际上更具有竞争力。同时,吉利汽车还将整套解决方案和创新技术共享给供应链合作伙伴,吉利汽车累计培训供应商2万余人次,发挥链主作用,向绿色低碳转型。
吉利汽车也携手首钢股份,通过整车冲压余料和发动机加工铝屑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建立了完整的废钢废铝的闭环回收体系,贯穿了从工厂废料生产到供应商的回收,到材料商的熔炼再造,到零部件商的再利用,最终回到吉利的全链路的路径。2024年已经实现了循环钢闭环回收超过1.5万吨,循环铝闭环回收约5000余吨,共减少碳排放约11.5万吨。
甲醇作为绿色能源的最佳载体,具有清洁高效、可再生的特征。
多年前,吉利汽车便意识到,甲醇是企业面向未来绿色发展的关键技术,现已经掌握了甲醇汽车的核心技术,是全球唯一的批量生产甲醇汽车的车企,拥有核心专利300余件,实现技术产业化应用并推广到欧洲。
俞绍华表示,吉利研发生产的甲醇轿车与甲醇重卡已经在冰岛、丹麦等地开展测试和示范运营。他透露,今年吉利汽车会推出两款全新一代超级电混产品,将采用全新的超醇电混技术,同一燃料箱内可以实现甲醇跟汽油的任意比例的灵活混合,实现“可醇可电可油”,不仅更加经济,而且更加环保。
基于以上工作的开展,吉利汽车低碳成果显著,连续三年荣获财经中国上市公司“双碳”领导力表现榜单卓越评级,位列汽车与动力电池“双碳”领导力排行榜榜首,也是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多款车型也获得了“低碳领跑者”的称号。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不只是百米赛跑,更是一场马拉松。”俞绍华表示,吉利汽车集团将一如既往坚持长期主义,做难而正确的事情,扎实推进减碳进程。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全力以赴实现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共生。快乐人生,吉利相伴。
本次2025浙商ESG大会由浙商发展研究院(浙商智库)、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指导,浙商智库ESG研究中心、《浙商》杂志主办,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提供学术支持,浙江省创业投资协会、浙江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公共服务与营商环境评价研究中心、浙江省企业形象研究会、为绿咨询联合主办,世界浙商客户端、银柿财经、《浙商》全国理事会、浙江呈现协办,财通证券、浙商证券为指定绿色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