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俄军两天击落494架乌无人机,防空系统疲态尽显,数控机床刚落地即遭摧毁​?
2025-08-07 13:55

根据俄罗斯国防部的通报,7月27日和28日两天内,俄军防空部队分别击落了291架和203架乌克兰无人机。

如此高频率的袭击不仅令俄罗斯防空系统疲于应对,更让人关注乌克兰无人机精准打击背后的情报来源。

尤其是针对刚落地的中国制造数控机床的袭击,更是引发了广泛讨论:乌克兰的情报究竟从何而来?

图片

本次袭击的重点目标之一,是俄罗斯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的一家信号无线电工厂。

乌克兰媒体爆料称,这家工厂刚刚运抵了一批中国制造的数控机床,安装尚未完成便遭到了乌克兰无人机的精准打击。

目标包括“存放昂贵进口设备的大楼”和“电子设备车间”。无人机直接撞向目标建筑,显示乌克兰情报的准确性非同一般。

图片

这家工厂隶属于俄罗斯国防电子技术控股公司(KRET),是北高加索联邦区最大的国防企业之一,主要生产数据通信设备、机载电子模块及相关军事装备。

此次引进中国制造的数控机床,显然是为了扩展军事装备生产线,而乌克兰的精准打击则进一步凸显情报链条的高效。

关于乌克兰情报来源,存在两种可能。第一种是内部人员泄密。俄军工企业可能存在亲乌支持者或心怀不满的员工,他们通过社交媒体或其他渠道将机床运输和安装的消息传递给乌克兰。

第二种可能是提供的技术支持。北约可能通过卫星侦察、信号拦截等手段监控俄罗斯军工企业的动向,并将情报共享给乌克兰。这种技术支持在现代战争中并不鲜见,尤其是在无人机战术中,精准定位目标至关重要。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制造的数控机床在此次事件中的角色。数据显示,2024年俄罗斯进口的机床中有71%来自中国。西方制裁导致全球先进机床企业撤出俄罗斯,而中国机床迅速填补了这一市场空缺。

数控机床是现代军事装备生产中的关键设备,其高精度加工能力直接关系到武器系统的性能。

西方媒体甚至评论称,中国制造的机床帮助俄罗斯避免了“国防工业倒退5年”。此次被袭击的设备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制造在俄乌冲突中的间接影响。图片

乌克兰无人机的高频次袭击也暴露了俄防空系统的技术缺陷。虽然俄军连续两天击落近500架无人机,但这背后反映出其防空力量的疲态。

无人机体积小、灵活性高,战斗部重量通常在几十公斤至100公斤之间,虽杀伤力有限,但对传统防空系统形成了巨大挑战。乌克兰无人机能够精准锁定目标,说明其情报链条非常高效,而俄罗斯在防御端的反应速度却未能匹配。

无人机战术的频繁使用标志着俄乌冲突进入了消耗战的新阶段。俄罗斯通过无人机对乌克兰进行连续轰炸,而乌克兰则在北约支持下对俄军工企业实施精准打击。

双方的对攻态势愈发明显,战争的焦点逐渐转向对关键基础设施和军事产能的削弱。这种消耗战模式可能会持续,直到一方在战场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俄军两天击落494架乌无人机,防空系统疲态尽显,数控机床刚落地即遭摧毁​?】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baitong.kub2b.com/quote/1567.html 
     栏目首页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企库往资讯移动站http://baitong.kub2b.com/mobile/,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