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驾爱好者心中的“最美景观大道”318国道,近日被蒙上阴影。多段网络视频显示,疑似人为加工的特制三角铁块被放置在路面上,导致途经车辆轮胎严重损毁,有车主单条轮胎更换费用高达950元,更有大众车主因双胎爆裂损失2000余元。这些遍布尖锐凸起的金属块,究竟是意外散落还是蓄意陷阱?
一、铁块暗藏“杀机”,人为痕迹明显
目击视频清晰呈现了涉事铁块的细节:其独特的三角形结构与刻意设计的尖锐凸起,明显区别于普通货车洒落的零件。多位遭遇爆胎的车主证实,这些铁块分布位置蹊跷,且同类事件在318国道旅游旺季频发。结合该路段自驾游车辆密集、维修资源稀缺的特点,不排除有人为牟利故意设置障碍的嫌疑。一位车主直言:“换胎时被索要950元,还是二手胎,这背后有没有关联?”
二、恶意放置者或将面临极刑,无关伤亡也涉罪
法律专家指出,若警方最终锁定并证实系人为故意放置,肇事者将面临极其严厉的刑事追责: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刑法》第114、115条):即使未造成人员伤亡,只要行为足以威胁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如多车爆胎可能引发连环事故),即构成此罪,最低刑期为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若导致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最高可判处死刑。关键证据包括铁块的人为加工特征、同类事件记录及目击证言。
破坏交通设施罪:若铁块被认定为交通设施残件(如隔离栏部件),故意破坏可处3-10年有期徒刑。
行政处罚兜底:即便情节轻微未达犯罪标准,根据《公路法》禁止在公路设置障碍的规定,行为人仍可能被交通部门处以最高5000元罚款。正如法律人士所强调:“此类行为如同在铁轨上放置石块,本质是制造公共危险,是否造成实际伤亡并非入罪必要条件。”
三、车主维权困境重重,保险理赔存在盲区
对受损车主而言,索赔之路并不平坦:
追责难:锁定具体行为人是民事赔偿的前提,但偏远路段监控缺失、肇事者隐蔽性强,导致警方侦查耗时耗力。
保险理赔受限:虽有车险,但“轮胎单独破损”属于多数保险合同的免责条款。部分车主即使购买了特殊附加险,也需提供警方事故认定书和维修凭证,且可能遭遇保险公司以条款为由拒赔。
替代索赔途径:若警方调查排除人为因素,指向道路管理疏漏(如未及时清理障碍物),受损车主可尝试联合向道路养护单位集体索赔,但同样需完备的现场证据和维修记录支撑。
车轮下的安全,容不得半分恶意算计。318国道上的“铁块陷阱”,不仅是对车主财产的掠夺,更是对公共安全的公然挑衅。目前受损车主应主动配合警方调查,保留行车记录仪视频、维修单据等关键证据。无论最终肇事者落网与否,此案都再次敲响警钟——任何以他人生命安全为代价牟取不义之财的行为,必将付出法律的惨重代价。公众更需警惕:在公路上设置障碍物绝非“无伤大雅”的恶作剧,而是随时可能引爆伤亡惨剧的犯罪引信。